这是一个页数为50页有完整内容的统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短文两篇PPT课件幻灯片,课件下载后可修改编辑,更多语文动态初中教学课件语文课件七年级第一章宽屏新版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公开课部编版PPT可以在牛图文搜索下载。
短文两篇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1.了解“说”这种文体及其特征;背诵并默写短文。(重点)2.体会文章的主旨及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3.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妙新颖和语言的音韵美。学习目标,新知导入爱莲说,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宋代理学奠基者之一,他的学说对后世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周敦颐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著名观点,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作者简介,本文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本文是周敦颐在南康郡(今属江西)任职时写的。他曾于府衙东侧挖了一方莲池,在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莲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浑浊,写下了这篇《爱莲说》。创作背景,文体知识•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这种文体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灵活,还常常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即我们常说的“托物寓意”。《爱莲说》《马说》《师说》《捕蛇者说》等均属于这一文体。淤泥(y%)濯(zhu6)涟(lián)亵玩(xiè)噫(y!)鲜(xi3n)学习字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朗读指导,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非常,很。多。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泛写“水陆草木之花”,为下文写对菊、牡丹、莲的喜爱张本。晋陶渊明独爱菊。译文: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只。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译文:自唐朝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指唐朝。从。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我则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我。洗。沾染(污秽)。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水波。艳丽。表现莲花不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品质。写莲特殊的生长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入手,写莲的高洁。对“莲”的钟爱,表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译文:(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从外形方面,表现莲花通达正直、独立支撑、不牵扯攀附的特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译文: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那里),更加。耸立的样子。竖立。香气突出了莲的高洁端正、美名远扬、体态端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姿态也象征了君子的人格力量和高洁形象。可远观而不可以亵玩焉。译文:(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靠近赏玩。亵,亲近而不庄重。语气词。高度概括莲的气质与品质,写莲花如傲然不屈的君子,不可轻慢亵渎。可远观而不可以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有道德的人。以为,认为。菊花运用排比句式,点明三种花各自象征的人群:牡丹开于秋季,迎寒冒霜,清高避世,象征隐逸者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象征富贵者清新雅致,冰清玉洁,象征高洁的君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叹词,表示感慨。少。听说,听到。“鲜”一叹爱菊花的人少,实则叹像陶渊明这样真正的隐士太少。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何人”二叹爱莲者少,实则叹与自己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太少,表达了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之情。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反问句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对于牡丹的爱好,应当人很多了。应当。“众”三叹爱牡丹者多,实则感叹世间爱慕富贵、追名逐利的人太多,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亭亭净植宜乎众矣古义:竖立。今义:栽种。古义:应当。今义:合适。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远香远益清(动词,远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距离长。),字词句式·词类活用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闻。),字词句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者也”表判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了介词“于”)(1)判断句(2)省略句,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风度气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香远益清,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衬托菊花秋天开放,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正衬反衬,作者称“莲”是花中的君子,莲的特点与君子的哪些特点相似?作者为什么在篇末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了菊、莲、牡丹?前文将菊、牡丹放在前面,是为了突出莲的品质;篇末将牡丹移到最后,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深化文章主旨。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像世人那样热衷于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能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出淤泥而不染”寓意处于污浊的环境中,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身处污秽之中,依然能洁身自好。1.巧用象征,托物言志文章分别赋予菊、牡丹、莲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的概括。作者写三种花、三种爱,其实是写三类人、三种处世态度。在写花、写爱时,借花抒情,托物言志,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也有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批判。2.巧用衬托,主题鲜明文章写了三种花,并由花及人,写了三种人。开篇作者以“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予独爱莲”;接下来用“花之隐逸者”“花之富贵者”来衬托“花之君子者”,含蓄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最后,作者以“菊”“莲”“牡丹”的顺序来写世人对这三种花的喜爱情况,一“鲜”一“何”与一“众”,两“褒”一“贬”,以牡丹作反衬,用菊作陪衬,在读者心中自然地塑造了莲的美好形象。作者通过这些手法抒写了自己的抱负、向往和追求。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批判。课文主旨,爱莲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菊(衬托)——隐逸者:孤高避世——鲜有闻莲牡丹(反衬)——富贵者:追名逐利——宜乎众矣生长环境:洁身自好气质风度:清高庄重课堂小结外形香气:正直高尚君子——同予者何人,1.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牡丹,花之/富贵者也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B,2.辨析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孔子云:何陋之有?()(4)友人惭,下车引之。()(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助词,的助词,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代词均为代词,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处处紧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B.《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两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以爱莲为线索,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反衬和旁衬。D.《爱莲说》一文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C,相同点:①二者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②二者都从多方面对所描写的事物做了细致而传神的描绘。《陋室铭》从居住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等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爱莲说》从生长环境、外形香气、气质风度等方面描写莲的高洁品质。③二者都运用了对偶等修辞手法,将骈句与散句相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如《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试从写作手法、修辞、主旨等方面比较《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异同。不同点:这两篇短文所托之物不同,所言志向不同。《陋室铭》依托“陋室”表明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依托“莲花”突出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4.试从写作手法、修辞、主旨等方面比较《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异同。5.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默写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要字迹工整。谢谢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
提示: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档超清晰!有任何问题联系客服QQ:43570874 微信:niutuwen 备注: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