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科学之内伤发热 掌握与了解 掌握内伤发热的诊症状定义、临床特点及内外伤发热的区别。 熟悉内伤发热的基本治则。 了解发热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 症状定义 凡因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或失调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临床特点:多表现为低热,有时可见高热,或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病机病因 阴精亏虚 中气不足 肝郁化火 瘀血内阻 内湿停聚 阴精亏虚 阴液亏损 阴不济阳 阳气偏盛 阴虚内热。 中气不足 中焦脾胃气虚 虚阳外越 阴火上冲,或卫外不固 营卫失和 发热 肝郁化火 肝气郁于内 郁而化火 发热 瘀血内阻 瘀血内结 气血不通 营卫壅遏 发热 内湿停聚 饮食不节 脾胃受损,健运失职 津液不运,积聚生湿 郁久而化热 主要病机 阴阳失调 气血不足 辨证论治 辨治要点 内伤发热的一般特点: 发热缓慢,病程较长; 发热而不恶寒,或怯冷得衣被则解; 发热时作时止,或发有定时,且多感手足心热; 可伴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 须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基本治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一、阴虚发热 [证候]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轻者不觉发热,只感面部灼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或见眩晕失眠,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 [方药] 清骨散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用三阴交、太溪、复溜、大椎,用补泻兼施法。 二、气虚发热 [证 候] 发热以上午为常见,劳倦即复发或加重,伴有声低气短,倦怠乏力,饮食少味,或兼恶风自汗,舌质淡,边尖有齿痕,舌苔薄,脉大无力。 [治法] 甘温除热。 二、气虚发热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用脾俞、胃俞、气海、合 谷、尺泽,用补泻兼施法。 三、肝郁发热 [证候] 发热不甚,或午后低热,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抑郁不欢,喜叹息,或烦燥易怒,或兼胸胁胀痛,口苦咽干,泛恶欲呕,或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 舒肝解郁,清肝泻热。 三、肝郁发热 [方药] 丹栀逍遥散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用行间、侠溪、风池、大椎、曲池、内关,用泻法。 四、瘀血发热 [证候] 发热或潮热,胁腹刺痛,拒按,痛 有定处,甚则面色黯黑,肌肤甲错,烦躁不安或如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四、瘀血发热 [方药] 桃仁承气汤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用血海、膈俞、中冲、 阳陵泉、人中、神门,用泻法。 五、湿阻发热 [证候]发热不甚,午后明显,热难速已,或身热不扬,胸闷脘痞,头重如裹,身重而累,不欲饮食,渴而不欲饮,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宣畅气机,清热化湿。 五、湿阻发热 [方药] 三仁汤加减。头重如裹,加白芷、藁本。胸闷脘痞,加佩兰、苍术、郁金、陈皮。 [针灸治疗] 可选取合谷、大椎、丰隆、内 关、公孙、足三里,用泻法。 感谢观看
提示: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档超清晰!有任何问题联系客服QQ:43570874 微信:niutuwen 备注: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