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科学之胃痛 掌握与了解 掌握胃痛的症状定义及辨治要点。 熟悉肝脾功能的异常在胃痛形成中的作用。 了解胃痛形成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 症状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多由忧思郁怒,肝气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 基本病机: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瘀阻不畅 。 病因病机 肝气犯胃 饮食不节 脾胃虚弱 肝气犯胃 肝郁气滞 横逆犯胃 气血壅而不行 不通则痛; 病程日久 瘀阻络脉 痛有定处,或吐血、便血等。 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或过食生冷 寒积胃脘 气血凝滞不通 胃寒作痛; 或恣食肥甘 湿热壅滞胃脘 胃热作痛。 脾胃虚弱 素体虚弱,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或用药不当 损伤脾胃 中阳不运,寒从内生 虚寒胃痛; 若胃阴受伤 胃失濡养 阴虚胃痛。 辨证论治 辨治要点 须辨别是病邪阻滞,还是脏腑失调;是实证,还是虚证;是病在气,还是病在血。 临床上须根据不同证候辨别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的不同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治法。 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或血瘀所致,当分别应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决不能拘泥于“通”法。 一、肝郁气滞 [证候] 胃脘胀痛,连及胁肋,痛处游移不定,食后胀甚,按之稍舒,嗳气频繁,或有泛酸,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取行间、阳陵泉、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穴,平补平泻。 二、瘀血阻络 [证候] 胃脘刺痛,痛有定处,痛甚于胀,或只痛不胀,拒按,食后痛增,或伴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 失笑散加味。 [针灸治疗] 可选用气海、血海、隔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穴,用泻法。 三、饮食积滞 [证候] 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之食物,吐后较舒,不思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 消导行滞,和胃止痛。 [方药] 保和丸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用下脘、足三里、璇玑、天枢、脾俞穴,用泻法。 四、脾胃虚寒 [证候] 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饿时痛增,得食则减,呕吐清水,肢冷畏寒,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大便溏,舌质淡,脉虚或细弱。 [治法] 温中补虚,和胃止痛。 [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用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内关等,用补法、可灸。 五、胃阴亏虚 [证候] 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 养阴益胃。 [方药] 益胃汤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用三阴交、太溪、中脘、足三里、内关穴,用补法或加灸。 感谢观看
提示: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档超清晰!有任何问题联系客服QQ:43570874 微信:niutuwen 备注: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