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药
能解除毒物对动物体毒性作用的药物为解毒药。 就是能解救中毒的药物。
一般临床中毒病例发生都比较急骤,在确定毒物种类、性质之前,应采取一般常规的处理措施。
使用非特异性解毒药,排出毒物、分解毒物、阻止毒物的吸收、保护胃肠粘膜、强心、镇静、缓解症状等对症治疗及保护性治疗。
一旦查明毒物,就应及时使用特异性解毒药。特异性解毒药——
可特异性地对抗或阻断毒物或药物的效应,而其本身并不具有与毒物相反的效应。
本类药物特异性强,如能及时应用,则解毒效果好,在中毒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机磷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含磷的杀虫剂,通常称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最广、品种最多的一种农药。
在农作物虫害防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有些可用来驱治或杀灭动物的内、外寄生虫。
如果动物误食了使用过有机磷农药而又未出安全期的饲草或植物、或在驱治动物寄生虫时药物的浓度、剂量、方法等使用不当,或农药的保管不当等,可导致畜禽中毒。
第一节 有机磷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一、毒 理
有机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可经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及黏膜而吸收。
有机磷农药与胆碱酯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而发生中毒。
第一节 有机磷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时主要表现为M型胆碱样症状,动物出现流涎、呕吐 (猪)、腹痛、腹泻、出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呼吸困难、发绀等。
中度中毒时同时表现N型胆碱样症状,出现肌肉震颤、抽搐以及心率加快等。
严重中毒时还会出现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症状,动物出现躁动不安,共济失调、惊频等,最后转人昏迷、血压下降、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第一节 有机磷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二、解毒机理
拮抗药和胆碱酯酶复活剂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解毒方法。
1、生理拮抗药——指阿托品类具有抗胆碱作用的药物。因为阿托品类能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竞争性与乙酰胆碱的M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而失去作用。而阿托品与受体结合后又不能引起受体的兴奋,而解除其中毒症状。
但只能迅速解除M胆碱样症状与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对N胆碱样症状无效,也不能使受抑制的胆碱酯酶复活。
体内阿托品有效含量消减后,释放出的受体又会与乙酰胆碱结合,再次出现加重的中毒症状,所以,应及早、足量、反复注射阿托品,对中度、重度的中毒必须与胆碱酯酶复活剂并用。
第一节 有机磷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2、胆碱酯酶复活剂——
这类药物可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包括:
碘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双解磷等。
均属肟类化合物。其所含肟基可与机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以及已与胆碱酯酶结合的有机磷酸酯的磷酰基结合,替换并释放出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复活而发挥解毒作用。
第一节 有机磷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解毒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磷酰化胆碱酯酶 十 碘解磷定——
磷酰化碘解磷定 十 胆碱酯酶 (酶复活)。
有机磷酸酯 (游离的) 十 碘解磷定——
磷酰化碘解磷定 十 卤化氢。
中毒时间较长的动物,因磷酰化胆碱酯酶 "老化"后,也难以使胆碱酯酶复活,故应尽早给药。
第一节 有机磷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作用与应用]
肟类化合物,其季胺基团可趋向与有机磷结合的、已失去活性的磷酰化胆碱酯酶的阳离子部位,并以其亲核基团直接与胆碱酯酶的磷酰化基团结合,然后共同脱离胆碱酯酶 ,使得胆碱酯酶恢复原来状态,重新呈现活性。
对酶的复活作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最为显著,可迅速制止有机磷中毒所致的肌束颤动。
凡被有机磷抑制超过36h已“老化”酶的活性,则难以使之恢复。所以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治疗有机磷中毒时,早期用药效果较好,而治疗慢性有机磷中毒,则无效。
第一节 有机磷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注意]
应用时间至少维持48~72h,以防延迟吸收的有机磷引起中毒程度加重,甚至致死。
用药过程随时测定血中胆碱酯酶水平,作为用药监护指标。
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禁与碱性药物配伍。
与阿托品联合应用时,因能增强阿托品的作用,要减少阿托品剂量。
第二节 亚硝酸盐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动物采食长期堆沤变质了的青绿饲料或经长时间焖煮的白菜、萝卜等。这些植物中的硝酸盐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经细菌和酶的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或大量采食含有亚硝酸盐的饲料,或误食了硝酸铵 (钾)等化肥而引起中毒。
第二节 亚硝酸盐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一、毒理
亚硝酸盐可将血液中亚铁血红蛋白(Hb)氧化为三价铁的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而出现中毒。
中毒后的家畜常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增速、黏膜发绀、流涎、呕吐、运动失调,严重者呼吸困难、痉挛、昏迷、窒息死亡。血液呈酱油色,凝固时间延长。
第二节 亚硝酸盐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二、解毒
亚甲蓝、硫代硫酸钠、维生素C等,具有还原作用,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低铁血红蛋白,恢复其携氧的功能。
第二节 亚硝酸盐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作用与应用]
亚甲蓝本身是氧化剂,但根据其在血液中浓度的不同,而对血红蛋白产生两种不同的作用。
当低浓度时,体内6-磷酸-葡萄糖脱氢过程中时氢离子传递给亚甲蓝 (MB),使其转变为还原型白色亚甲蓝 ;白色亚甲蓝又将氢离子传递给带Fe3+的高铁血红蛋白,使其还原为带Fe2+的正常血红蛋白,与之同时白色亚甲蓝又被氧化成亚甲蓝。
亚甲蓝的作用类似体内还原型辅酶Ⅰ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的作用,可作为中间电子传递体,促进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亚铁血红蛋白,并使血红蛋白重新恢复携氧的功能 。
临床上使用小剂量 (1~2mg/kg)解救高铁血红蛋白症。
第二节 亚硝酸盐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当使用剂量达到5~l0mg/kg时,血中形成高浓度的亚甲蓝不能全部转变为还原型亚甲蓝,血中高浓度的氧化型亚甲蓝则可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由于亚甲蓝溶液与许多药物、强碱性溶液、氧化剂、还原剂、碘化物配伍禁忌,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
第三节 有机氟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有机氟包括: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是一类高效剧毒的杀虫药和灭鼠药。
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机体内而引起人、畜中毒。
第三节 有机氟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一、毒理
有机氟进入体内后,经酰胺酶分解生成氟乙酸,氟乙酸与辅酶A作用生成氟乙酰辅酶A,氟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作用生成氟柠檬酸,氟柠檬酸的化学结构与柠檬酸相似。
第三节 有机氟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乙酰胺 解氟灵
是有机氟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白色透明结晶。易潮解。在水申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易溶。
为有机氟杀虫药和杀鼠药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动物中毒的解毒剂。
因为在体内与氟乙酰胺争夺酰胺酶,并可使氟乙酰胺不能转化为具细胞毒性的氟乙酸,从而消除其对机体的毒性。
常用乙酰胺注射液,静脉或肌内注射,一次量,每lkg体重,家畜50~100mg。酸性强,肌注时有局部疼痛,可配合应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以减轻疼痛。
第四节 氰化物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氰化物是毒性极大、作用迅速的毒物。种类很多,如工业生产用的氰化钠 (钾)、有机氰 (乙氰、丙烯氰)、氢氰酸等。
某些植物如:高粱嫩苗、马铃薯幼芽、醉马草,以及桃、杏、枇杷等。含有各种氰甙,进入 体内后,经过水解可以生成氢氰酸。
畜禽如误食了上述氰化物或植物等均可引起中毒。
第四节 氰化物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一、毒理
氰化物中的氰离子 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从而阻碍酶的还原,抑制酶的活性,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中的氧导致动物缺氧而中毒。
血中含有大量的氧,而组织不能利用,造成组织缺氧。
血中氧的含量却很高,是血液颜色鲜红。
组织缺氧首先引起脑、心血管系统损害和电解质紊乱。
第四节 氰化物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二、解 毒
解救氰化物中毒的关键是迅速恢复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和加速氰化物转变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排出体外。
常联合使用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 (如:亚硝酸钠、大剂量亚甲蓝)和供硫剂 (如硫代硫酸钠)。利用亚硝酸钠或大剂量亚甲蓝等,将血液中部分低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对氰离子有很强的亲和力,不但能与血中游离的氰离子结合,而且还能夺取已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氰离子,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复活。
但生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仍可离解出氰离子,再次产生毒性,需进一步给予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在体内转硫酶的作用下,与氰离子结合成几乎无毒的硫氰酸盐从尿中排出。
第四节 氰化物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1、亚硝酸钠
[理化性质]
为无色或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无臭,味微咸,有引湿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水溶液显碱性反应。
第四节 氰化物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作用与应用]
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
亚硝酸钠为氧化剂,可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血红蛋白。高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与氰离子结合力比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强,可使己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氰离子重新释放,恢复酶的活力。
高铁血红蛋白还能竞争性地结合组织中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起反应的氰离子。但是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结合后形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数分钟后又逐渐解离。释出的氰离子又重现毒性。仅能暂时性地延迟氰化物对机体的毒性。宜再注射硫代硫酸钠。
第四节 氰化物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2、硫代硫酸钠
大苏打、次亚硫酸钠、海波
[理化性质]
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结晶性细粒。无臭,味咸。在干燥空气中有风化性,在湿空气中有潮解性。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不溶。水溶液显微弱的碱性反应。
不易由消化道吸收,静脉注射后可迅速分布到各组织的细胞外液。
第四节 氰化物中毒的毒理与解毒药
[作用与应用]
在肝内硫氰生成酶的催化下,能与体内游离的或己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的氰离子结合,使转化为无毒的硫氰酸盐而随尿排出。
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也可用于砷、汞、铅、铋、碘等中毒。
[注意]
①解毒作用产生较慢,应先静脉注射作用产生迅速的亚硝酸钠 (或亚甲蓝)后,立即缓慢注射,不能将两种药混合后同时静注。
②对内服中毒动物,还应使用5%溶液洗胃,并于洗胃后保留适量溶液于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