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大发作
一、癫痫大发作特征:
1、突然意识丧失,尖叫并跌倒,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同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两眼上翻,瞳孔扩大。
2、随后很快出现全身肌肉节律性强力收缩(即阵挛),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抽搐突然停止。
3、发作过程中常伴有牙关紧闭,尿便失禁,口鼻喷出白沫或血沫。
一次发作达数分钟,事后无记忆。
二、急救处理:
1、将患者至于安全处,解开衣扣,让患者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防止误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3、患者在张口状态下,可在上下臼齿垫以软物,以防止舌咬伤。
4、抽搐时轻按四肢固定以防误伤及脱臼。
5、监测呼吸、血压、脉搏、体温、氧饱和度等,有条件可进行脑电监测。三、药物治疗:
一)选择适当药物、迅速控制抽搐:
1、地西泮(安定):为首选药物。
2、氯硝西泮
3、苯妥英钠
4、利多卡因
5、异戊巴比妥钠
二)治疗脑水肿:癫痫反复发作引起脑水肿,后者又会加重癫痫发作
三)其他: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控制高热及感染等。
窒息
一、窒息的主要原因: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有气道阻塞的疾病
2、气道阻塞及受压
3、气体中毒
4、吸入空气中氧气量锐减
二、窒息分类:
1、外窒息:异物早期梗阻在候、气道声门和大气管内
2、内窒息:CO中毒
三、窒息的临床特点:
1、痛苦表情;
2、多有剧烈、有力的咳嗽,有典型的喘鸣音,阻塞严重气体交换不足时,呼吸困难,明显气急,咳嗽无力,或有鸡鸣、犬吠样的喘鸣音;
3、口唇和面色紫绀或苍白;
4、神志丧失,出现昏迷。
四、高危人群:
老人、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甲亢手术
五、窒息的急救:
1、舌后坠窒息:
①立即托起下颌,打开气道,人工呼吸
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③病因治疗
2、喉梗阻窒息
①急性喉炎、喉头水肿: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过敏、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等
②异物卡喉:Heimlich手法
③喉及邻近组织肿瘤:气管切开,病因治疗
3、气管阻塞窒息:
①血液、血凝块、呕吐物:a:体位引流
b:清除呼吸道内积存物
c: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②溺水窒息:a:通畅呼吸道
b:将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
c:心肺复苏
③气道异物窒息:a:明确病因
b:喉镜、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
哮喘持续状态
1、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哮喘病史;突发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发绀、PaCO2升高等,多有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双肺可及散在或弥漫性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危重者哮鸣音、两肺呼吸音消失。
鉴别诊断:心力衰竭、AECOPD、窒息、过敏性疾病、肺部肿瘤等。
2、辅助检查
心电监护,持续脉氧饱和度监测;血常规、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等;胸部影像学检查。
3、治疗原则
(1)急诊处理
迅速控制哮喘:给氧、吸入β2 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β肾上腺素能药物
(2)危重抢救
除上述外,还包括补液、稳定内环境及电解质、控制感染等,必要时需机械通气
(3)并发症处理
张力性气胸:及时予胸腔闭是引流
痰栓阻塞:加强气道护理,湿化气道,及时吸痰,必要时予支气管肺泡灌洗
急性肾功能衰竭
1、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肾功能在48小时内突然减退,血清肌酐绝对值升高≥0.3mg/dl(26.5μmol/L),或7天内血清肌酐增高至≥1.5倍基础值,或尿量<0.5ml/(kg·h),持续时间>6小时。
主要鉴别: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功能损伤,肾前性、肾性或肾后性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伤。
2、治疗原则:
(1)纠正可逆病因:扩容、抗休克、抗感染,停用影响肾灌注或肾毒性的药物,存在尿路梗阻是,及时去除梗阻。
(2)维持内环境稳定:适当补液,保持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平衡,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3)营养支持:补充营养。
(4)防止并发症: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应尽早使用抗生素,但不提倡预防使用。
(5)肾脏替代治疗:根据病情,选择腹膜透析、间歇性血液透析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有易致ALI/ARDS的原发病或诱因(休克、创伤、感染、误吸、淹溺、吸入有毒物、代谢异常、DIC、癌症等);突发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呼吸促,R>20次/分),常规吸氧难以改善;排除慢性肺病、左心功能异常;肺部体征无特异性,急性期可有湿罗音或呼吸音低;X线、CT有斑片状阴影。
2:①急性起病②氧合指数(PaO2/FiO2)≤200③X线双肺斑片状影④肺动脉楔压≤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依据。
2、主要鉴别:心源性肺水肿
3、治疗原则:
(1)氧疗:鼻导管、面罩吸氧,使SaO2>90%,PaO2达到60-80mmHg。
(2)无创呼吸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合理补液:保证血容量、血压稳定及器官灌注前提下,限制液体。
(4)糖皮质激素:足量、短效。
(5)肺外器官功能及营养支持:鼻饲、静脉高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护胃等。
呼吸衰竭
一、病因:
气道阻塞性疾病、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病变、胸廓与胸膜病变、神经肌肉病变
二、分类:
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PaCO2降低或正常
Ⅱ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PaCO2>50mmHg
三、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2、发绀:缺氧的典型表现
3、精神神经症状: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
4、循环系统表现: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引起心肌损害,亦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搏停止。
5、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肝肾功能损害。
四、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2、氧疗:吸氧浓度的原则是保证PaO2迅速提高到60mmHg或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达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减低吸氧浓度。
3、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
1)呼吸兴奋剂
2)机械通气
4、病因治疗
5、一般支持疗法: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脑血管意外
一、脑出血:
脑部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内和脑室内出血,其中动脉破裂出血最为常见。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是急诊常见急症。
一)诊断要点:
年龄在5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多在情绪激动或体力劳动中发病;起病突然,发病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半数患者有意识障碍或出现抽搐、尿失禁;有明显定位体征,如偏瘫、脑膜刺激征;发病后血压明显升高;CT扫描及MRI可见出血灶,脑脊液可成血性。
二)治疗:
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包括现场急救处理、内科和手术治疗。
1、急救处理:
昏迷患者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衰竭患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给予人工通气。
2、内科治疗:
治疗原则:维持生命体征、止血和防止再出血,减轻和控制脑水肿,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1)一般处理:绝对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保持功能体位,防止肢体畸形。
2)特殊治疗:a:急性期血压的处理:使血压维持在160/100mmHg左右。b: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c:止血药的应用。d:脑保护剂与低温疗法。
3)急诊手术
4)防治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压疮、肾功能衰竭等。
二、脑梗死:
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形成,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急症,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
治疗:
1、早期溶栓:再通可以降低死亡率、致残率,保护神经功能。
2、神经保护治疗:亚低温
3、降纤治疗:降纤酶、巴曲亭
4、抗凝治疗
5、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
6、急性期血压控制:注意避免过度降压使灌注压下降而导致卒中恶化
7、中药治疗:丹参、银杏叶制剂、水蛭素等辅助治疗
休克
一、诊断标准:
1、具有休克的诱因
2、意识障碍
3、脉搏>100次/分或不能触及
4、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皮肤花斑、黏膜苍白或发绀;尿量<0.5ml/(kg·h)或无尿
5、收缩压<90mmHg
6、脉压<30mmHg
7、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30%以上。
凡符合1、2、3、4中的两项,和5、6、7中的一项,即可诊断。
二、治疗:
1、一般措施:
镇静、吸氧、禁食、减少搬动;仰卧头低位,下肢抬高20°~30°,有心衰或肺水肿者半卧位或端坐位。行相关检查。导尿、监测尿量,注意保暖。
2、原发病治疗:
是治疗的关键,应按导致休克的病因针对性治疗。
3、补充血容量:
除心源性休克外,补液是抗休克的基本治疗。
尽快建立大静脉通道或双通路补液,快速补充等渗晶体液及胶体液,必要时成分输血或输红细胞。
根据休克的监护指标调整补液量和速度,其中CVP和血压是简单客观的监护指标。当CVP>12cmH2O时,应警惕肺水肿发生。
4、纠正酸中毒:
5、改善低氧血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短插管、呼吸机支持 ,控制感染。
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适用于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稳定,或休克症状未见缓解,血压仍继续下降的严重休克。
常用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间羟胺。
7、其他药物: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感染性休克、过敏姓休克
纳洛酮
8、防治并发症和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急性肾功能衰竭
2)急性呼吸衰竭
3)脑水肿治疗
4)DIC的治疗
心律失常
常见病因:
1、急性冠脉综合征、陈旧性心肌梗死
2、慢性充血性心衰、射血分数<40%
3、各类心肌病
4、长QT综合征等
心电图常见有: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静止等。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
一)室性心律失常:
1、分类: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
2、急诊处理:
1)心室颤动:立即心肺复苏、尽早电除颤
2)除颤无效后,应用胺碘酮300mg 快速注射后再次电除颤
3)电除颤转复后,纠正电解质紊乱
4)尖端扭转室速:硫酸镁
二)室上性心律失常:
1、血流动力学状态: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紧急电击转复,胺碘酮静脉注射,纠正缺氧和PACO2升高、酸中毒或低血钾
2)血流动力学稳定:心电图监测,刺激迷走神经张力
2、心电图QRS时限:
1)宽QRS心动过速:
可见室上速伴差异传导,如房颤、房扑,或由房室折返所致的心动过速,如:预激综合症。心电图示心率>100次/分,伴QRS波群>120毫秒。如果诊断不明确,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按室速处理。
2)窄QRS心动过速:
心电图示心率>100次/分,QRS波群<120毫秒
常见的有:窦速、房速、房颤、房扑、多源房性心动过速、结性心动过速、房室结节折返心动过速
3)急诊处理:
a: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纠正低钾、低镁血症。
b: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刺激迷走神经,纠正低血钾、低镁血症。
3、心房颤动:
(1)急性房颤:首先控制心室率,小剂量β阻剂,如无效,考虑药物转复或电转复。
a:药物转复:胺碘酮
b:电转复适应症:
择期复律宜为首次发病已知病因引起的房颤;
紧急且危及患者生命者
(2)心房扑动:
刺激迷走神经、应用腺苷、药物治疗同心房纤颤、药物治疗无效可电复律
(3)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COPD。
纠正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维拉帕米
(4)预激综合症:由于存在先天性房室旁路所致。
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胺碘酮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
(一)窦性停搏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二)严重房室阻滞
(三)缓慢依赖性室速、室颤
(四)急诊处理: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临时起搏、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有条件者体外起搏。
2、血流动力学稳定:心电监测,阿托品为病情恶化时备用。若需要,紧急安装心脏起搏器。
心梗
诊断要点:主要表现为胸痛或胸部不适,疼痛变化可逐渐加重,有间歇但不完全缓解;疼痛向肩背、左上肢或下颌等部位放射;可伴有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和焦虑。颈静脉怒张,肺部可及啰音。
鉴别诊断:肺栓塞、主动脉夹层、气胸、带状疱疹;
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超;
急诊处理:
1、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4L/min,使SpO~2 >90%,建立静脉通路,时刻做好电除颤及CPR准备,快速明确诊断,及早再灌注治疗以及必需的辅助治疗。
2、止痛剂、硝酸甘油,根据病情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
3、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
昏迷
一、昏迷原因:
主要见于脑功能失调、全身性疾病、脑局灶病变
二、临床表现:
嗜睡、昏睡、昏迷(浅昏迷、深昏迷)
三、急救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维持有效血循环
3、急诊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4、颅压高者降颅压
5、控制高血压及过高体温
6、预防或抗感染治疗
7、控制癫痫发作
8、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
9、给予促脑代谢药物
10、促醒
11、病情稳定后,入ICU监护。
心跳骤停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诊断要点:
1、意识突然丧失,面色可由苍白迅速呈发绀
2、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颈、股动脉搏动
3、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阳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
4、双侧瞳孔散大
5、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
6、心电图表现:室颤、无脉室速、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