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轻微扭转暴力
青少年则需较大暴力
二、分类
1.按骨折线走形部位分类
⑴股骨头下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
⑵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
⑶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
小转子间连线处头下型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最大
基底型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最小2.按骨折线倾斜角分类
Pauwells角: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形
成的角
⑴内收骨折:Pauwells角>50°,不稳定
⑵外展骨折:Pauwells角<30°,稳定
3.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类
⑴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仅有部分中断,股骨颈的一部分出现裂纹。
⑵完全骨折:骨折线贯穿股骨颈
完全骨折分为:
无移位的完全骨折
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
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中老年病人,跌倒受伤史
2.髋部疼痛,下肢不能站立和行走,部分病人
仍可行走
3.下肢外旋畸形:45~60°
远折端失去了关节囊及髂股韧带的稳定作用
臀大、中、小肌及髂腰M、内收M的牵拉
若外旋≥90°——怀疑转子间骨折
4.局部压痛及轴向叩击痛(+),少有
髋部肿胀及瘀斑
5.Bryant三角及Nelaton线异常
治 疗
1.非手术治疗
⑴适应症:
①稳定型骨折(无明显移位,外展
型,及嵌入型)
②年龄大,全身情况差
③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
碍
⑵治疗方法:
穿防旋鞋或下肢轻度外展位牵引治疗
2.手术治疗
⑴适应症
①内收型骨折,有移位的骨折
②65岁以下的股骨头头下型骨折
③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
④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股骨
头缺血坏死,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⑵手术方法:
①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②切开重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③滑动式螺钉-接骨板内固定
④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解剖
1.部位
大、小转子之间,其内为松质骨
是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处,承受的
剪式应力最大。
2.股骨矩:决定了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
位于股骨颈、干连接处内后方的致密纵形骨板
前缘与股骨上端前内侧骨皮质的相连
后缘与股骨上端外后侧相连
上极与股骨颈后侧骨皮质融合
下极与股骨干后内侧骨皮质融合
病因与分类
1.病因
①间接暴力:跌倒时,身体发生旋转,
过度外展或内收位着地
②直接暴力:侧方着地,大转子直接撞击
③病理性骨折:骨的囊性病变
2. 分类
①据股骨矩是否完整分为:
稳定性骨折:股骨矩完整
不稳定性骨折:股骨矩不完整
②改良的Evans分类
ⅠA型:骨折线由外上方向内下方的两部分
骨折,无移位
ⅠB型:骨折线由外上方向内下方的两部分
骨折,有移位
ⅡA型:骨折累及大转子的三部分骨折
ⅡB型:骨折累及小转子的三部分骨折
Ⅲ型: 骨折累及大与小转子的四部分骨折
临床表现和诊断
1.临床表现
①转子区肿痛瘀斑,下肢不能活动
②转子间压痛,下肢外旋可达90°,轴
向叩击痛阳性,下肢短缩
③X线片
治 疗
1.非手术治疗
①适应症: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②方法:骨牵引6-8W
2.手术治疗
⑴适应症
①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②手法复位失败
⑵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解剖
1.范围:转子下~股骨髁上
2.股骨干有轻度向前外的弧度
3.股骨干后面有股骨嵴——可作为复位的标志
病因与分类
1.直接暴力
→股骨干的横形成粉碎形骨折
2.间接暴力
→股骨干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3.移位方向
①股骨干上1/3骨折:
近折端――屈曲、外展及外旋(髂腰
肌、外旋肌、臀中、小肌)
远折端――向内、向后、向上(内收
肌,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
②股骨干中1/3骨折
向外成角(内收肌群)
③股骨干下1/3骨折
远折端――向后方移位(腓肠肌,肢
体重量)
近折端――内收移位(股前、外、
内侧肌肉合力)
另外,暴力作用的方向、大小、肢体的位
置,急救术中的搬运均可影响骨折的移位。
临床表现与诊断
1. 大腿肿胀,皮下瘀斑
2. 局部成角短缩,旋转畸形
3. 局部压痛、骨擦音(感)
4. X线确诊
5. 并发症
⑴股骨下1/3骨折――损伤腘动(静)脉
和胫神经,腓总神经
⑵休克前期甚至休克
治 疗
1.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骨折稳定且软组织条件差
方法
⑴成人:骨牵引8-10周
⑵小儿(<3岁):垂直县吊皮肤牵引+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 2.手术 ⑴适应症 ①非手术疗法失败 ②同一肢体或其他部位有多处骨折 ③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④老年人的骨折,不宜长期卧床 ⑤陈旧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⑥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髌 骨 骨 折 解剖 1.髌骨前方有股四头肌腱膜覆盖,并 向下延伸形成髌韧带,两侧为髌旁腱 膜,髌骨后方为关节软骨 2.作用:髌骨与周围的韧带、腱膜共同 形成伸膝装置,若髌骨被切除→伸膝 杠杆臂缩短,股四头肌需要比正常多 30%肌力才能伸膝 病因 1.直接暴力:髌骨粉碎性骨折 2.间接暴力:股四头肌猛烈收缩 ——髌骨横形骨折 骨折分类 1.横形骨折 2.粉碎骨折 3.纵形骨折 4.撕脱骨折 临床表现及诊断 1.膝前肿胀,瘀斑,膝关节活动受限 2.膝前可扪及凹陷,浮髋征(+) 3.X线片 治 疗 1.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无移位的髋骨骨折 方 法:早期冷敷加压包扎 伸膝位石膏托外固定4-6W 锻炼股四头肌及膝关节功能 若关节积血,则穿刺抽血 2.手术治疗 适应症:移位>0.5cm的横形骨折
方 法:
1、张力带缝合固定
2、环形缝扎
3、双半髌骨周围缝合
4、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
胫骨平台骨折
解 剖
1. 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接触面为胫骨平台,
其上覆有内、外侧半月板,中央有前交
叉、后交叉韧带附着,两侧有内、外侧
侧副韧带。
2. 胫骨平台骨折时,常伴发韧带及半月板
的损伤
病因与分类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高处坠落,足先着地,
再向侧方倒下
3.分类
①Ⅰ型,单纯胫骨外侧平台的楔形劈裂骨折
②Ⅱ型,外侧平台的楔形劈裂骨折合并平台负重区塌陷
③ Ⅲ型,外侧平台塌陷
④Ⅳ型,内侧平台骨折
⑤Ⅴ型,胫骨内、外侧平台骨折
⑥Ⅵ型,复杂骨折
临床表现
膝关节肿胀,瘀斑,膝关节活动受限
局部压痛、骨擦音(感)
X线片
治 疗
目的: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韧带的完整性
1.非手术治疗(长腿石膏固定)
适用于:
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Ⅰ型骨折
塌陷小于等于1cmⅡ型Ⅲ型骨折
2.手术治疗
Ⅰ~Ⅲ型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
Ⅳ型骨折:钢丝通过骨隧道固定
Ⅴ型 、Ⅵ型骨折:松质骨螺钉和双侧支撑钢板内固定
胫腓骨干骨折
胫骨
①胫骨干横切面呈三角棱形,中、下1/3
交界处,变为四边形,交界处好发骨折
②胫骨位于皮下,骨折端易穿破皮肤
③胫骨上、下端的关切面相互平行
④胫骨嵴是进行手法复位的重要标志
⑤胫骨的营养血管
从胫骨干的中上1/3交界处进入骨内
若骨折位于中、下1/3→胫骨下1/3的血
供↓→下1/3骨折愈合慢,甚至不愈合
胫骨下1/3几乎无肌肉附着
2.腓骨,承受1/6的负重
3.腘动脉:穿过比目鱼肌腱处血管固定,故胫
骨上1/3骨折,可致胫后动脉损伤
4.腓总神经绕腓骨颈下行
5. 小腿的骨筋膜室:由小腿筋膜,胫骨、腓骨
与胫、腓骨之间的骨间膜
病因与分类
1.直接暴力
同一平面的横形、短斜形或粉碎性
骨折,多为开放性骨折
2.间接暴力
→胫、腓骨螺旋形成斜形骨折
若为双骨折,腓骨的骨折线常高于胫
骨(如胫骨下1/3的斜形骨折+腓骨颈
骨折
3.分类
胫腓骨双骨折,治疗较困难
单纯胫骨干骨折,较少见,疗效好
单纯腓骨干骨折,移位少,疗效好
临床表现与诊断
局部肿痛,畸形
注意是否合并腓总神经、胫前(后)动脉损伤,胫前区和腓肠肌区张力是否增加
X线
治 疗
目的
①恢复胫骨下、下关节面的平行关系
②恢复肢体长度
1.胫腓骨双骨折
①无移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②有移位的横形或短斜的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
定
③不稳定的胫腓骨双骨折
--跟骨结节骨牵引6W,
改行小腿功能支架成石膏固定
2.单纯胫骨干骨折
--石膏固定
3.单纯腓骨干骨折(不伴上、下胫腓关
节分离)
--石膏固定
③手术适应症
⑴手法复位失败
⑵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或双段骨折
⑶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韧带结构
内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关节囊
膝关节软组织
损伤机制
屈曲、外展、外旋损伤: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
前后移位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
过伸损伤: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
屈曲、内收、内旋损伤:前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腘肌腱
1.病史及体检
侧方应力试验
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
轴移试验
旋转试验
2.影像学检查:X片,MRI检查
3.关节镜检查
治疗
内侧结构的修复
外侧结构的修复
前交叉韧带的修复
后交叉韧带的修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解剖
1.半月板充填了股骨与股骨关节间隙内,外周
厚中央薄,上凹下平,其营养成分主要来自
滑液
2.内侧半月板近似“C”形,前角附着于前交
叉韧带附着点前方的髁间窝,后角附着于后
交叉韧带止点前方的髁间窝,中部外缘与内
侧副韧带的深层纤维相连
3.外侧半月板似“O”形,前角附着于前
交叉韧带止点前方的髁间窝,后角附
着于髁间嵴和内侧半月板后角之前,外
侧不与外侧副韧带相连,故外侧半月板
的活动度较内侧半月板大。
4.盘状半月板:胚胎期,半月板为一完
整的软骨盘,随着交叉韧带的发育,
半月板被分为内外两侧。出生时其中
央部分已吸收。若中央部分没有吸收,
形成椭圆形盘状畸形,称为盘状半月
板,盘状半月板可因轻微外伤破裂。
半月板的功能
1. 传导载荷
2.稳定作用
3.缓冲作用
4.协同润滑作用
发病机制
膝关节完全伸直时,两侧附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关节稳定
当膝关节处于半屈位时,半月板向后方移动。若突然伸膝,并伴有旋转,重力在受挤压的软骨上研磨,半月板即发生破裂。
产生半月板损伤必须有以下四个素:
1、 膝半屈
2、 膝内收成外展
3、 重力挤压
4、 旋转
半月板破裂的类型
①退变型
②水平型
③放射型
④纵行撕裂
⑤横型
⑥前后角撕裂型
⑦边缘撕裂型
⑧混合型
临 床 表 现
外伤史,多见于运动员与体力劳动者,男多于女
膝关节肿痛,不能伸膝
关节疼痛,弹响,部分病人有关节交锁,病程长的病人,股四头肌内侧头挛缩明显,关节间隙有压痛,弹跳
失控感,又称打软退
几种特殊检查试验:
⑴过伸试验
⑵过屈试验
⑶半月板旋转试验
⑷研磨试验
下压+内外旋——半月板损伤
上提+内外旋——侧副韧带
⑸蹲走试验——半月板后角
影像学与关节镜检查
X线片
关节造影
MRI检查
关节镜检查
治 疗
急性损伤——长腿石膏托固
抽除关节腔积血
诊断明确——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切除术
踝关节骨折
解 剖
踝关节构成:由胫骨远端,腓骨远
端和距骨构成
胫骨远端内侧突出部分——内踝
胫骨远端后缘呈唇状突起——后踝
腓骨远端突出部分——外踝
内踝,外踝及胫骨下端关节面构成踝
穴
病因与分类
病因:
多由间接暴力所致,踝于跖屈位扭伤
Lauge-Hansen分类
旋后内翻型
旋后外旋型
旋前外展型
旋前外旋型
Davis-Weser分类
Ⅰ型: 外踝骨折低于胫距关节水平
Ⅱ 型:外踝骨折位于胫距关节水平
Ⅲ 型:外踝骨折高于胫距关节水平
临床表现与诊断
1.踝部肿胀,瘀斑,内外翻畸形
2.局部压痛
3.X线片
治 疗
原则: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
1.无移位的踝关节骨折及无胫腓下关节
分离的单纯内踝成外踝骨折
--石膏固定
2.有移位的单纯内踝或外踝骨折
--手术治疗+石膏外固定
跟骨骨折
解 剖
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结节与跟骨后关节突的连线与跟骨前后关节突连线形成的夹角
Bohler角正常为约25°--40°
临床表现
1.足跟部肿痛,瘀斑
2.跟骨横径较健侧增宽
3.X线片,CT检查
治 疗
原则:恢复距下关节的对位关系和跟骨
结节关节角
1.未波及距下关节的骨折
--石膏固定4-6W
2.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跖骨骨折
病因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疲劳骨折
1.局部肿痛,瘀斑,压痛
2.X线片
1.无移位的单一跖骨干骨折石膏固定
2.有移位的跖骨骨折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手法复位失败,则切开复位, 内固定
趾骨骨折
病因
1.直接暴力
治疗
1.无移位的趾骨骨折——石膏固定
2.有移位的趾骨骨折——手法复法+石膏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