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腺瘤影像诊断大肠腺瘤是肿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多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且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发病率较高。
肿瘤分类及标准结直肠腺瘤在组织学上可分为:
绒毛状腺瘤(绒毛结构>80%)管状腺瘤(管状结构>80%)绒毛管状腺瘤(管状和绒毛结构均<80%)锯齿状腺瘤异型增生包括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癌变指病理组织学见腺瘤内出现癌组织并穿过黏膜肌,达黏膜下层或浸润肌层、浆膜层。 管状腺瘤,单发或多发,有蒂或广基底无蒂,大小不等。组织学上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的腺体组成。 绒毛状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少见,肉眼观肿块呈乳头状或绒毛状,体积往往较大,基底大都较广,组织学上主要由绒毛突组成,绒毛表面覆以分化较成熟的单层柱状上皮,其恶变率在小肠良性上皮肿瘤中最高,可达35%~58%。管状-绒毛状腺瘤兼有以上两种的特点,恶变率较绒毛状腺瘤略低。锯齿状腺瘤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表面光滑、可呈扁平、微乳头状。 CT表现形状及大小: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的绒毛成分较多,故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整的肿块,表面呈绒毛状、菜花状或乳头状突起,有不同程度的分叶。 管状腺瘤含绒毛成分较少,通常CT显示肿块形态较规则、表面较光整,分叶不明显,呈结节状。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通常较大,>2.5cm,而管状腺瘤直径<2cm。 病灶基底: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呈附壁生长方式,CT显示病灶多以宽基底与肠壁相连,部分与肠壁分界不清,周围肠壁有时增厚。 管状腺瘤CT显示为窄基底与肠壁相连,与肠壁分界清楚。 强化特点: 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各期强化CT值依次增加。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表面可见无强化的低密度影,代表绒毛间的黏液。绒毛状腺瘤常呈脑回状、树叶状强化,动脉期病灶中央可见线样强化的血管影,提示肿瘤血供丰富。 而管状腺瘤动脉期均匀强化,病灶中央一般看不到增粗的强化血管。 大肠腺瘤癌变的CT表现①腺瘤大小:既往文献报道,直径>2cm的腺瘤癌变率为40%~50%,当腺瘤最大径>3cm时,癌变率极高。
②腺瘤形状:匍匐型的腺瘤更容易癌变,且伴有黏膜下浸润、淋巴转移及血管侵犯的情况。当病灶绒毛状突起较多、较长,突起之间有融合,应警惕恶变可能。
大肠腺瘤癌变的CT表现③强化特点:本组无异型增生组、异型增生组、癌变组各期强化CT值依次增加,表明腺瘤癌变时相应的血供明显增加,肿瘤明显强化,主要与对比剂在瘤内微血管的充盈及不成熟的管壁结构有关。
④周围情况:当病灶周围出现增多、增粗的肠系膜血管分支集群,类似“血管集束征”时,提示腺瘤癌变可能。当腺瘤周围出现淋巴结,尤其是增大淋巴结时应警惕恶变可能。
肿瘤分类及标准结直肠腺瘤在组织学上可分为:
绒毛状腺瘤(绒毛结构>80%)管状腺瘤(管状结构>80%)绒毛管状腺瘤(管状和绒毛结构均<80%)锯齿状腺瘤异型增生包括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癌变指病理组织学见腺瘤内出现癌组织并穿过黏膜肌,达黏膜下层或浸润肌层、浆膜层。 管状腺瘤,单发或多发,有蒂或广基底无蒂,大小不等。组织学上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的腺体组成。 绒毛状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少见,肉眼观肿块呈乳头状或绒毛状,体积往往较大,基底大都较广,组织学上主要由绒毛突组成,绒毛表面覆以分化较成熟的单层柱状上皮,其恶变率在小肠良性上皮肿瘤中最高,可达35%~58%。管状-绒毛状腺瘤兼有以上两种的特点,恶变率较绒毛状腺瘤略低。锯齿状腺瘤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表面光滑、可呈扁平、微乳头状。 CT表现形状及大小: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的绒毛成分较多,故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整的肿块,表面呈绒毛状、菜花状或乳头状突起,有不同程度的分叶。 管状腺瘤含绒毛成分较少,通常CT显示肿块形态较规则、表面较光整,分叶不明显,呈结节状。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通常较大,>2.5cm,而管状腺瘤直径<2cm。 病灶基底: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呈附壁生长方式,CT显示病灶多以宽基底与肠壁相连,部分与肠壁分界不清,周围肠壁有时增厚。 管状腺瘤CT显示为窄基底与肠壁相连,与肠壁分界清楚。 强化特点: 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各期强化CT值依次增加。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表面可见无强化的低密度影,代表绒毛间的黏液。绒毛状腺瘤常呈脑回状、树叶状强化,动脉期病灶中央可见线样强化的血管影,提示肿瘤血供丰富。 而管状腺瘤动脉期均匀强化,病灶中央一般看不到增粗的强化血管。 大肠腺瘤癌变的CT表现①腺瘤大小:既往文献报道,直径>2cm的腺瘤癌变率为40%~50%,当腺瘤最大径>3cm时,癌变率极高。
②腺瘤形状:匍匐型的腺瘤更容易癌变,且伴有黏膜下浸润、淋巴转移及血管侵犯的情况。当病灶绒毛状突起较多、较长,突起之间有融合,应警惕恶变可能。
大肠腺瘤癌变的CT表现③强化特点:本组无异型增生组、异型增生组、癌变组各期强化CT值依次增加,表明腺瘤癌变时相应的血供明显增加,肿瘤明显强化,主要与对比剂在瘤内微血管的充盈及不成熟的管壁结构有关。
④周围情况:当病灶周围出现增多、增粗的肠系膜血管分支集群,类似“血管集束征”时,提示腺瘤癌变可能。当腺瘤周围出现淋巴结,尤其是增大淋巴结时应警惕恶变可能。
提示: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档超清晰!有任何问题联系客服QQ:43570874 微信:niutuwen 备注: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