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的护理第一节概述重点难点重点:
1.外科感染特点和分类;2.常见致病菌感染特点及感染转归。
难点:
1.外科感染特点。
概念感染: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的局部或者全身炎症反应,病原体主要有细菌和真菌等。
外科感染: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器官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
感染的特点及分类(一)外科感染的特点1.常为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
2.多数外科感染与组织损伤、手术有关,但在人体抵抗力下降、局部梗阻、血流缓慢等因素的诱导下也可发生内源性感染。
3.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有全身表现。
4.常依赖于手术及换药处理。
感染的特点及分类(二)外科感染的分类1、按致病菌特性分类非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2、按病程分类急性感染:病程在3周以内的感染。
慢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的感染。
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3周与2个月之间的感染。
3、按病原菌的来源分类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外科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外科感染的转归总结外科感染是指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器官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常为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有全身表现;常依赖于手术及换药处理。感染的转归有4种:感染痊愈、局限化、转为慢性、感染扩散。
第二节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难点:不同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
工作情景与任务导入情景:
某公司文员小张,女性,22岁。上嘴唇出现一个小硬结,局部发红、肿胀、疼痛,2天后硬结中央出现黄白色的脓头,小张担心影响美观用手将其挤破排脓,第二天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家人立即将其送到医院。入院时烦躁不安、呕吐、眼部周围组织红肿,测体温为40℃。
工作任务:
1.对小张进行护理评估。
2.提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并进行正确的护理措施。
3.对小张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
概述一、疖俗称疔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背部等毛囊丰富的部位。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个疖同时发生在身体各处或反复发生,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低下的病人。
概述二、痈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发生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好发于颈项、背部等皮肤厚韧的部位。
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概述三、脓肿是指化脓性感染发生后,组织或器官内病灶坏死、液化后形成脓液,积聚在体内,有完整的腔壁。
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般在感染原发部位形成脓肿;少数情况下,致病菌可通过血液播散至身体其他部位,即形成转移性脓肿。
概述四、急性蜂窝织炎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的非化脓性炎症。
主要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概述五、丹毒是皮肤网状淋巴管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常见的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常伴有足癣、皮肤损伤、口腔溃疡等皮肤黏膜病损。
六、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表现为网状淋巴管炎(丹毒)和管状淋巴管炎。
常见的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了解病人既往有无感染病史,目前是否伴随结核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无足癣、银屑病等皮肤病,有无皮肤、黏膜开放性损伤,近期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免疫抑制剂。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疖初为红、肿、热、痛的小硬结,逐渐增大为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出现黄白色的脓栓,触之稍有波动;“危险三角区”的疖被挤压可致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2、痈局部小片皮肤硬肿、热痛,肤色暗红,其中可有多个脓点。唇痈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护理评估3、脓肿浅部脓肿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有波动感;深部脓肿有局部疼痛、压痛及全身症状,穿刺抽到脓液有助诊断。
4、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疼痛、红肿,无明显边界,病变中央常缺血坏死;深部感染者多伴全身症状。
口底、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可致喉头水肿、气管受压引起窒息。
护理评估5、丹毒局部片状皮肤红疹、稍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边界清楚、灼痛感;常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引起淋巴水肿,甚至发展成“象皮肿”。
6、急性淋巴管(结)炎浅层淋巴管炎,在原发感染灶近心端,见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压痛;深层淋巴管炎无皮肤充血,但患肢肿胀,沿淋巴管有压痛。
急性淋巴结炎轻者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和触痛,严重者可形成局部脓肿,并伴有全身症状。
护理评估(三)处理原则消除病因,及时处理原发病灶,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的处理原则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
2.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脓毒症、窒息等。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体位与休息:指导和协助病人抬高患肢并制动,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利于炎症消退。病情严重者卧床休息,保持病室通风、床单位整洁。
(2)饮食与营养:鼓励病人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高热及口唇、口底感染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丹毒具有接触传染性,应做好接触隔离防护。
护理措施2.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神志、精神状态,定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对于“危险三角区”的疖和唇痈,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寒战、高热、头痛、呕吐及昏迷等颅内感染征象;对口底、颌下蜂窝织炎病人应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
护理措施3.治疗配合(1)全身感染者:遵医嘱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2)对症护理:如体温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降温的药物。
(3)脓肿形成:配合医生及时切开引流,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的变化和全身反应。
总结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主要包括疖、痈、脓肿、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具有感染共性,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肿块,中央部位逐渐坏死、化脓,最后脓肿破溃,不同的浅部感染又各具特点。处理原则是消除病因,及时处理原发病灶,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护理主要是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对症护理及脓肿切开引流护理。
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重点:不同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一、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概述甲沟炎:皮肤沿指甲两侧形成的甲沟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常因微小刺伤、倒刺、剪指甲过深等引起。
脓性指头炎: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化脓性细菌感染,多因甲沟炎加重或指尖、手指末节皮肤受伤后引起。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卫生习惯、生活和工作环境,既往有无感染病史。了解有无倒刺、剪指甲过深、手指末节皮肤受伤及伤口处理情况等。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甲沟炎常发生在一侧甲沟皮下,先为局部红、肿、热、痛,炎症可自行或经过治疗后消退,也可迅速化脓;化脓时甲沟皮下出现白色脓点,有波动感,但不易破溃。脓液自甲沟一侧可蔓延至甲根部或对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若处理不当,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或指骨骨髓炎。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2.脓性指头炎早期表现为指头发红、针刺样疼痛、轻度肿胀,继而肿胀加重、疼痛剧烈。当指动脉受压时,疼痛转为搏动性跳痛,患指下垂时加重,剧痛常使病人烦躁、彻夜不眠。多伴全身表现。
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引起末节指骨缺血性坏死和骨髓炎。
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有全身症状者,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X线摄片:协助确认有无指骨坏死。
3.细菌培养:确诊病原菌。
护理评估(五)处理原则1.甲沟炎未形成脓肿时,局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金黄膏等,并应用抗生素。
已有脓液时,可在甲沟旁纵行切开引流如为甲下脓肿,应将指甲拔去,或将脓腔上的指甲剪去。
护理评估2.脓性指头炎初发时,应悬吊前臂平置患手,避免下垂以减轻疼痛,患指外敷金黄膏等。若患指出现疼痛剧烈、肿胀明显,及时切开减压和引流,以免发生指骨坏死和骨髓炎。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炎症刺激、局部组织肿胀、压迫神经纤维有关。
2.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指骨坏死等。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体位与休息:患指制动并抬高,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局部充血、水肿,缓解疼痛,保证休息和睡眠。
(2)饮食与营养:多饮水,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2.病情观察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观察伤口渗出物和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的变化。密切观察患指的局部症状,有无剧烈疼痛突然减轻,皮肤由红转白等指骨坏死的征象。
护理措施3.治疗配合(1)局部给予热敷、理疗,外敷中、西药物,促进炎症消退。
(2)高热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3)脓肿形成后,应配合医生及时切开引流,保持引流通畅。
(4)遵医嘱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
二、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概述急性化脓性腱鞘炎主要指屈指腱鞘炎,多为局部刺伤后继发细菌感染。
滑囊炎可由腱鞘炎蔓延而来,也可因手掌面刺伤引起。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可以由腱鞘炎蔓延或直接刺伤所致。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机体抵抗力;了解病人卫生情况、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了解有无手部损伤及感染病史。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全身表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化脓性腱鞘炎和掌深部间隙感染均可致病变组织压力升高,可继发肘内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触痛。
护理评估2.局部表现(1)化脓性腱鞘炎患指疼痛、肿胀,皮肤张力明显增加,指关节仅能轻度弯曲,被动伸指运动可引起疼痛加剧。
(2)滑囊炎尺侧滑囊炎多继发于小指腱鞘炎,表现为小鱼际和小指腱鞘区肿胀、压痛,小指及环指呈半屈位,被动伸指可引起剧痛。
桡侧滑囊炎常继发于拇指腱鞘炎,表现为拇指肿胀、微屈、不能外展和伸直,鱼际和拇指腱鞘区有压痛。
护理评估(3)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掌中间隙感染可见掌心正常凹陷消失,呈肿胀、隆起状。中指、环指和小指呈半屈状,被动伸指可引起剧痛。
鱼际间隙感染时,掌心凹陷存在,鱼际和拇指指蹼处肿胀并有压痛;示指半屈,拇指外展略屈,活动受限不能对掌。
护理评估(三)处理原则患指和手臂抬高、制动以减轻疼痛。早期局部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金黄膏等。感染严重者,尽早切开引流减压,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急性疼痛与炎症刺激、局部组织肿胀、压迫神经纤维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肌腱坏死、手功能障碍等。
护理措施主要参见“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的护理措施。但应注意观察和预防肌腱坏死及手功能障碍:
①密切观察患手的肤色、局部肿胀和疼痛有无改变,需警惕肌腱坏死或感染扩散的发生。
②手部感染愈合后,指导病人进行局部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等并发症,促进手功能的恢复。
总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为甲沟炎、脓性指头炎、腱鞘炎、滑囊炎和掌深间隙感染。多有手部损伤史;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沟炎处理不当,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或指骨骨髓炎。脓性指头炎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引起末节指骨缺血性坏死和骨髓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护理主要是局部治疗护理,注意观察和预防肌腱坏死及手功能障碍。
第四节全身性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全身性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难点:全身性外科感染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概述全身性外科感染包括脓毒症和菌血症。
脓毒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有明显改变者。
菌血症:脓毒症中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
概述常见的致病菌:
①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
②革兰阳性球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
③无芽胞厌氧菌:常见的有拟杆菌、梭状杆菌等。
④真菌:常见的有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营养状况。了解有无严重创伤、深静脉营养、浅部组织感染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史;是否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或抗肿瘤药物。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共性表现有:
①骤起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40~41℃或低温,病情重,发展迅速。
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意识淡漠或烦躁、谵妄或昏迷。
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④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出现黄疸和皮下瘀斑等。
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血液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血生化:可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肝、肾受损征象。
3.病原菌检查:病人寒战、发热时采血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较易发现致病菌。
护理评估(五)处理原则重点处理原发病灶,包括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消灭无效腔、引流脓液等;及早联合使用有效抗生素,对真菌脓毒症者,全身应用抗真菌的药物;营养支持,输液、输血,对症治疗,控制高热。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与致病菌感染有关。
2.焦虑与病情急骤、担心预后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分解代谢升高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衡。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①体位与休息: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床单位整洁。
②饮食与营养:加强营养支持,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鼓励病人多饮水。
2.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意识障碍、体温降低或升高、脉搏及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感染性休克表现;定时监测水、电解质变化。
护理措施3.治疗配合配合医生处理原发病灶;遵医嘱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高热病人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总结全身性外科感染包括脓毒症和菌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共性表现主要有寒战、高热,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全身感染中毒表现。处理原则包括重点处理原发病灶,及早联合使用有效抗生素等。护理主要是遵医嘱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对症护理。
第五节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破伤风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难点:破伤风的病理生理工作情景与任务导入情景:
小李在建筑工地干活时,不慎右脚踩到铁钉,当时仅有少量出血,未作特殊处理。一周后小李出现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咀嚼无力并多次出现全身肌肉发硬、阵发性痉挛。家人把他送到医院。入院时,小李突然出现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头后仰、手足抽搐。医嘱:地西泮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立即;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立即。
工作任务:
1.对小李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并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
2.配合医生对小李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3.对小李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
一、破伤风概述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发病需具备3个条件:
①病原菌侵入伤口;②缺氧环境,如伤口深窄、坏死组织多、填塞过紧,局部缺血或同时有需氧菌感染等;③机体抵抗力低下。
概述破伤风梭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
痉挛毒素是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毒素,可使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与阵发性痉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大汗等。
溶血毒素则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等。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病人有无开放性损伤史,如开放性骨折、木刺伤、锈钉刺伤等,受伤后的伤口处理经过,是否实施过彻底清创,是否接受破伤风人工免疫注射等。如为新生儿应询问有无产后感染或脐带残端是否严格消毒。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潜伏期通常为7天左右,少数病人1~2日。还有伤后数月或数年发病者。新生儿破伤风常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俗称“七日风”。
2.前驱期症状无特异性,可有全身乏力、头痛、头晕、咀嚼肌紧张和酸胀、烦躁不安等。
护理评估3.发作期典型症状是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最早受累的肌群是咀嚼肌,相应的表现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膈肌受影响后,表现为通气困难,甚至呼吸暂停。声、光、触摸、饮水等轻微刺激均可诱发阵发性痉挛。
护理评估4.并发症肌肉断裂甚至骨折尿潴留呼吸骤停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心力衰竭病人的主要死因是窒息、心力衰竭、肺部并发症。
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伤口渗出物涂片检查可发现破伤风梭菌。
(五)处理原则预防的关键在于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也是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方法。
破伤风的治疗原则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控制和解除痉挛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有窒息的危险 与持续性呼吸肌痉挛、误吸、痰液堵塞气道有关。
2.有受伤害的危险与强烈的肌痉挛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反复肌痉挛消耗、大量出汗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尿潴留、心力衰竭等。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隔离护理:
将病人安置于单人隔离病房,保持室内安静,遮光,避免各类干扰,减少探视。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可在使用镇静剂30分钟内进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饮食与营养:
给予病人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进食应少量多次,以免引起呛咳、误吸;频繁抽搐者,禁止经口进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补液,必要时肠外营养。
护理措施2.治疗配合(1)伤口护理伤口未愈者,配合医生彻底清创,敞开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2)用药护理①中和游离毒素:遵医嘱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用药前必须进行皮内药物过敏试验。
②控制和解除痉挛:遵医嘱使用镇静、解痉的药物,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
③抗感染:遵医嘱使用青霉素、甲硝唑,可抑制破伤风梭菌。
护理措施(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病人抽搐时,应用牙垫,防止舌咬伤,关节部位放置软垫保护,防止肌腱断裂和骨折。
床旁准备气管切开包,对于频繁抽搐药物不易控制,无法咳痰或有窒息危险的病人,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
加强病人口腔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
加强心脏监护,防止心力衰竭。
二、气性坏疽概述气性坏疽: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急性肌坏死或肌炎,属厌氧菌感染。
主要致病菌有产气夹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溶组织杆菌等,常为多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的全身状况。
了解病人有无开放性损伤;有无伤口局部缺氧因素,如局部肌肉组织广泛挤压伤、重要血管损伤、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或石膏包扎过紧等;伤口是否遭受泥土等严重污染。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症状早期患部沉重或疼痛,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胀裂样”剧痛,一般止痛剂不能缓解疼痛2.体征①局部肿胀明显、压痛剧烈;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发亮、由苍白变为紫黑,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皮下有积气,可触及捻发音。
②伤口内肌肉坏死,暗红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缩也不出血。
③伤口中有大量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渗出物,伴有恶臭味。
护理评估(三)处理原则1.彻底清创:在积极抗休克和防治并发症的同时施行彻底清创术。
2.应用抗生素:首选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每日1000万~2000万U。 3.高压氧治疗:提高组织间的含氧量,造成不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4.全身支持疗法:输血、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局部组织创伤、炎症刺激及肿胀有关。
2.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组织坏死和毒素吸收有关。
3.组织完整性受损与组织感染、坏死有关。
4.恐惧与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担心截肢有关。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严格执行隔离制度,病人用过的敷料焚毁,器械特殊处理后高压灭菌。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发生。截肢病人出现幻肢痛时,耐心细致解释情况,消除幻觉。
2.治疗配合①伤口护理②疼痛的护理③用药护理④高热的护理总结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是本节的重点内容。破伤风的致病菌是破伤风梭菌。发病的3个条件:病原菌侵入伤口、缺氧环境、机体抵抗力低下。典型症状是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最早受累的肌群是咀嚼肌,相应的表现为张口困难。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在于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护理主要是做好隔离护理、伤口护理、用药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感谢观看
1.外科感染特点和分类;2.常见致病菌感染特点及感染转归。
难点:
1.外科感染特点。
概念感染: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的局部或者全身炎症反应,病原体主要有细菌和真菌等。
外科感染: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器官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
感染的特点及分类(一)外科感染的特点1.常为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
2.多数外科感染与组织损伤、手术有关,但在人体抵抗力下降、局部梗阻、血流缓慢等因素的诱导下也可发生内源性感染。
3.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有全身表现。
4.常依赖于手术及换药处理。
感染的特点及分类(二)外科感染的分类1、按致病菌特性分类非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2、按病程分类急性感染:病程在3周以内的感染。
慢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的感染。
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3周与2个月之间的感染。
3、按病原菌的来源分类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外科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外科感染的转归总结外科感染是指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器官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常为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有全身表现;常依赖于手术及换药处理。感染的转归有4种:感染痊愈、局限化、转为慢性、感染扩散。
第二节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难点:不同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
工作情景与任务导入情景:
某公司文员小张,女性,22岁。上嘴唇出现一个小硬结,局部发红、肿胀、疼痛,2天后硬结中央出现黄白色的脓头,小张担心影响美观用手将其挤破排脓,第二天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家人立即将其送到医院。入院时烦躁不安、呕吐、眼部周围组织红肿,测体温为40℃。
工作任务:
1.对小张进行护理评估。
2.提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并进行正确的护理措施。
3.对小张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
概述一、疖俗称疔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背部等毛囊丰富的部位。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个疖同时发生在身体各处或反复发生,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低下的病人。
概述二、痈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发生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好发于颈项、背部等皮肤厚韧的部位。
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概述三、脓肿是指化脓性感染发生后,组织或器官内病灶坏死、液化后形成脓液,积聚在体内,有完整的腔壁。
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般在感染原发部位形成脓肿;少数情况下,致病菌可通过血液播散至身体其他部位,即形成转移性脓肿。
概述四、急性蜂窝织炎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的非化脓性炎症。
主要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概述五、丹毒是皮肤网状淋巴管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常见的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常伴有足癣、皮肤损伤、口腔溃疡等皮肤黏膜病损。
六、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表现为网状淋巴管炎(丹毒)和管状淋巴管炎。
常见的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了解病人既往有无感染病史,目前是否伴随结核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无足癣、银屑病等皮肤病,有无皮肤、黏膜开放性损伤,近期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免疫抑制剂。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疖初为红、肿、热、痛的小硬结,逐渐增大为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出现黄白色的脓栓,触之稍有波动;“危险三角区”的疖被挤压可致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2、痈局部小片皮肤硬肿、热痛,肤色暗红,其中可有多个脓点。唇痈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护理评估3、脓肿浅部脓肿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有波动感;深部脓肿有局部疼痛、压痛及全身症状,穿刺抽到脓液有助诊断。
4、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疼痛、红肿,无明显边界,病变中央常缺血坏死;深部感染者多伴全身症状。
口底、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可致喉头水肿、气管受压引起窒息。
护理评估5、丹毒局部片状皮肤红疹、稍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边界清楚、灼痛感;常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引起淋巴水肿,甚至发展成“象皮肿”。
6、急性淋巴管(结)炎浅层淋巴管炎,在原发感染灶近心端,见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压痛;深层淋巴管炎无皮肤充血,但患肢肿胀,沿淋巴管有压痛。
急性淋巴结炎轻者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和触痛,严重者可形成局部脓肿,并伴有全身症状。
护理评估(三)处理原则消除病因,及时处理原发病灶,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的处理原则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
2.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脓毒症、窒息等。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体位与休息:指导和协助病人抬高患肢并制动,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利于炎症消退。病情严重者卧床休息,保持病室通风、床单位整洁。
(2)饮食与营养:鼓励病人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高热及口唇、口底感染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丹毒具有接触传染性,应做好接触隔离防护。
护理措施2.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神志、精神状态,定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对于“危险三角区”的疖和唇痈,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寒战、高热、头痛、呕吐及昏迷等颅内感染征象;对口底、颌下蜂窝织炎病人应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
护理措施3.治疗配合(1)全身感染者:遵医嘱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2)对症护理:如体温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降温的药物。
(3)脓肿形成:配合医生及时切开引流,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的变化和全身反应。
总结浅部组织细菌性感染主要包括疖、痈、脓肿、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具有感染共性,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肿块,中央部位逐渐坏死、化脓,最后脓肿破溃,不同的浅部感染又各具特点。处理原则是消除病因,及时处理原发病灶,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护理主要是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对症护理及脓肿切开引流护理。
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重点:不同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一、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概述甲沟炎:皮肤沿指甲两侧形成的甲沟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常因微小刺伤、倒刺、剪指甲过深等引起。
脓性指头炎: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化脓性细菌感染,多因甲沟炎加重或指尖、手指末节皮肤受伤后引起。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卫生习惯、生活和工作环境,既往有无感染病史。了解有无倒刺、剪指甲过深、手指末节皮肤受伤及伤口处理情况等。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甲沟炎常发生在一侧甲沟皮下,先为局部红、肿、热、痛,炎症可自行或经过治疗后消退,也可迅速化脓;化脓时甲沟皮下出现白色脓点,有波动感,但不易破溃。脓液自甲沟一侧可蔓延至甲根部或对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若处理不当,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或指骨骨髓炎。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2.脓性指头炎早期表现为指头发红、针刺样疼痛、轻度肿胀,继而肿胀加重、疼痛剧烈。当指动脉受压时,疼痛转为搏动性跳痛,患指下垂时加重,剧痛常使病人烦躁、彻夜不眠。多伴全身表现。
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引起末节指骨缺血性坏死和骨髓炎。
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有全身症状者,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X线摄片:协助确认有无指骨坏死。
3.细菌培养:确诊病原菌。
护理评估(五)处理原则1.甲沟炎未形成脓肿时,局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金黄膏等,并应用抗生素。
已有脓液时,可在甲沟旁纵行切开引流如为甲下脓肿,应将指甲拔去,或将脓腔上的指甲剪去。
护理评估2.脓性指头炎初发时,应悬吊前臂平置患手,避免下垂以减轻疼痛,患指外敷金黄膏等。若患指出现疼痛剧烈、肿胀明显,及时切开减压和引流,以免发生指骨坏死和骨髓炎。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炎症刺激、局部组织肿胀、压迫神经纤维有关。
2.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指骨坏死等。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体位与休息:患指制动并抬高,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局部充血、水肿,缓解疼痛,保证休息和睡眠。
(2)饮食与营养:多饮水,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2.病情观察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观察伤口渗出物和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的变化。密切观察患指的局部症状,有无剧烈疼痛突然减轻,皮肤由红转白等指骨坏死的征象。
护理措施3.治疗配合(1)局部给予热敷、理疗,外敷中、西药物,促进炎症消退。
(2)高热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3)脓肿形成后,应配合医生及时切开引流,保持引流通畅。
(4)遵医嘱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
二、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概述急性化脓性腱鞘炎主要指屈指腱鞘炎,多为局部刺伤后继发细菌感染。
滑囊炎可由腱鞘炎蔓延而来,也可因手掌面刺伤引起。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可以由腱鞘炎蔓延或直接刺伤所致。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机体抵抗力;了解病人卫生情况、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了解有无手部损伤及感染病史。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全身表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化脓性腱鞘炎和掌深部间隙感染均可致病变组织压力升高,可继发肘内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触痛。
护理评估2.局部表现(1)化脓性腱鞘炎患指疼痛、肿胀,皮肤张力明显增加,指关节仅能轻度弯曲,被动伸指运动可引起疼痛加剧。
(2)滑囊炎尺侧滑囊炎多继发于小指腱鞘炎,表现为小鱼际和小指腱鞘区肿胀、压痛,小指及环指呈半屈位,被动伸指可引起剧痛。
桡侧滑囊炎常继发于拇指腱鞘炎,表现为拇指肿胀、微屈、不能外展和伸直,鱼际和拇指腱鞘区有压痛。
护理评估(3)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掌中间隙感染可见掌心正常凹陷消失,呈肿胀、隆起状。中指、环指和小指呈半屈状,被动伸指可引起剧痛。
鱼际间隙感染时,掌心凹陷存在,鱼际和拇指指蹼处肿胀并有压痛;示指半屈,拇指外展略屈,活动受限不能对掌。
护理评估(三)处理原则患指和手臂抬高、制动以减轻疼痛。早期局部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金黄膏等。感染严重者,尽早切开引流减压,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急性疼痛与炎症刺激、局部组织肿胀、压迫神经纤维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肌腱坏死、手功能障碍等。
护理措施主要参见“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的护理措施。但应注意观察和预防肌腱坏死及手功能障碍:
①密切观察患手的肤色、局部肿胀和疼痛有无改变,需警惕肌腱坏死或感染扩散的发生。
②手部感染愈合后,指导病人进行局部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等并发症,促进手功能的恢复。
总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为甲沟炎、脓性指头炎、腱鞘炎、滑囊炎和掌深间隙感染。多有手部损伤史;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沟炎处理不当,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或指骨骨髓炎。脓性指头炎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引起末节指骨缺血性坏死和骨髓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护理主要是局部治疗护理,注意观察和预防肌腱坏死及手功能障碍。
第四节全身性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全身性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难点:全身性外科感染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概述全身性外科感染包括脓毒症和菌血症。
脓毒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有明显改变者。
菌血症:脓毒症中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
概述常见的致病菌:
①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
②革兰阳性球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
③无芽胞厌氧菌:常见的有拟杆菌、梭状杆菌等。
④真菌:常见的有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营养状况。了解有无严重创伤、深静脉营养、浅部组织感染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史;是否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或抗肿瘤药物。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共性表现有:
①骤起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40~41℃或低温,病情重,发展迅速。
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意识淡漠或烦躁、谵妄或昏迷。
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④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出现黄疸和皮下瘀斑等。
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血液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血生化:可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肝、肾受损征象。
3.病原菌检查:病人寒战、发热时采血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较易发现致病菌。
护理评估(五)处理原则重点处理原发病灶,包括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消灭无效腔、引流脓液等;及早联合使用有效抗生素,对真菌脓毒症者,全身应用抗真菌的药物;营养支持,输液、输血,对症治疗,控制高热。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与致病菌感染有关。
2.焦虑与病情急骤、担心预后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分解代谢升高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衡。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①体位与休息: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床单位整洁。
②饮食与营养:加强营养支持,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鼓励病人多饮水。
2.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意识障碍、体温降低或升高、脉搏及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感染性休克表现;定时监测水、电解质变化。
护理措施3.治疗配合配合医生处理原发病灶;遵医嘱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高热病人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总结全身性外科感染包括脓毒症和菌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共性表现主要有寒战、高热,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全身感染中毒表现。处理原则包括重点处理原发病灶,及早联合使用有效抗生素等。护理主要是遵医嘱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对症护理。
第五节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破伤风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难点:破伤风的病理生理工作情景与任务导入情景:
小李在建筑工地干活时,不慎右脚踩到铁钉,当时仅有少量出血,未作特殊处理。一周后小李出现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咀嚼无力并多次出现全身肌肉发硬、阵发性痉挛。家人把他送到医院。入院时,小李突然出现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头后仰、手足抽搐。医嘱:地西泮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立即;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立即。
工作任务:
1.对小李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并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
2.配合医生对小李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3.对小李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
一、破伤风概述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发病需具备3个条件:
①病原菌侵入伤口;②缺氧环境,如伤口深窄、坏死组织多、填塞过紧,局部缺血或同时有需氧菌感染等;③机体抵抗力低下。
概述破伤风梭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
痉挛毒素是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毒素,可使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与阵发性痉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大汗等。
溶血毒素则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等。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病人有无开放性损伤史,如开放性骨折、木刺伤、锈钉刺伤等,受伤后的伤口处理经过,是否实施过彻底清创,是否接受破伤风人工免疫注射等。如为新生儿应询问有无产后感染或脐带残端是否严格消毒。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潜伏期通常为7天左右,少数病人1~2日。还有伤后数月或数年发病者。新生儿破伤风常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俗称“七日风”。
2.前驱期症状无特异性,可有全身乏力、头痛、头晕、咀嚼肌紧张和酸胀、烦躁不安等。
护理评估3.发作期典型症状是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最早受累的肌群是咀嚼肌,相应的表现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膈肌受影响后,表现为通气困难,甚至呼吸暂停。声、光、触摸、饮水等轻微刺激均可诱发阵发性痉挛。
护理评估4.并发症肌肉断裂甚至骨折尿潴留呼吸骤停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心力衰竭病人的主要死因是窒息、心力衰竭、肺部并发症。
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伤口渗出物涂片检查可发现破伤风梭菌。
(五)处理原则预防的关键在于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也是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方法。
破伤风的治疗原则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控制和解除痉挛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有窒息的危险 与持续性呼吸肌痉挛、误吸、痰液堵塞气道有关。
2.有受伤害的危险与强烈的肌痉挛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反复肌痉挛消耗、大量出汗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尿潴留、心力衰竭等。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隔离护理:
将病人安置于单人隔离病房,保持室内安静,遮光,避免各类干扰,减少探视。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可在使用镇静剂30分钟内进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饮食与营养:
给予病人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进食应少量多次,以免引起呛咳、误吸;频繁抽搐者,禁止经口进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补液,必要时肠外营养。
护理措施2.治疗配合(1)伤口护理伤口未愈者,配合医生彻底清创,敞开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2)用药护理①中和游离毒素:遵医嘱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用药前必须进行皮内药物过敏试验。
②控制和解除痉挛:遵医嘱使用镇静、解痉的药物,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
③抗感染:遵医嘱使用青霉素、甲硝唑,可抑制破伤风梭菌。
护理措施(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病人抽搐时,应用牙垫,防止舌咬伤,关节部位放置软垫保护,防止肌腱断裂和骨折。
床旁准备气管切开包,对于频繁抽搐药物不易控制,无法咳痰或有窒息危险的病人,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
加强病人口腔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
加强心脏监护,防止心力衰竭。
二、气性坏疽概述气性坏疽: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急性肌坏死或肌炎,属厌氧菌感染。
主要致病菌有产气夹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溶组织杆菌等,常为多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的全身状况。
了解病人有无开放性损伤;有无伤口局部缺氧因素,如局部肌肉组织广泛挤压伤、重要血管损伤、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或石膏包扎过紧等;伤口是否遭受泥土等严重污染。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症状早期患部沉重或疼痛,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胀裂样”剧痛,一般止痛剂不能缓解疼痛2.体征①局部肿胀明显、压痛剧烈;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发亮、由苍白变为紫黑,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皮下有积气,可触及捻发音。
②伤口内肌肉坏死,暗红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缩也不出血。
③伤口中有大量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渗出物,伴有恶臭味。
护理评估(三)处理原则1.彻底清创:在积极抗休克和防治并发症的同时施行彻底清创术。
2.应用抗生素:首选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每日1000万~2000万U。 3.高压氧治疗:提高组织间的含氧量,造成不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4.全身支持疗法:输血、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局部组织创伤、炎症刺激及肿胀有关。
2.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组织坏死和毒素吸收有关。
3.组织完整性受损与组织感染、坏死有关。
4.恐惧与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担心截肢有关。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严格执行隔离制度,病人用过的敷料焚毁,器械特殊处理后高压灭菌。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发生。截肢病人出现幻肢痛时,耐心细致解释情况,消除幻觉。
2.治疗配合①伤口护理②疼痛的护理③用药护理④高热的护理总结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是本节的重点内容。破伤风的致病菌是破伤风梭菌。发病的3个条件:病原菌侵入伤口、缺氧环境、机体抵抗力低下。典型症状是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最早受累的肌群是咀嚼肌,相应的表现为张口困难。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在于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护理主要是做好隔离护理、伤口护理、用药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感谢观看
提示: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档超清晰!有任何问题联系客服QQ:43570874 微信:niutuwen 备注: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