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肠内营养:
指对于消化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正常饮食的病人,经胃肠道用经口营养(oralfeeding)或管饲(tubefeeding)的方法供给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由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流质营养制剂,以提供病人所需的营养素的治疗方法。
广义的肠内营养还包括医院膳食、治疗膳食和试验膳食等。
二、肠内营养途径1.经口营养(口服)是指经口摄入肠道营养制剂的一种临床营养方法。
特点:最简捷、最安全、最经济、患者乐于接受、营养素供给较全面、既符合生理功能又可以帮助恢复肠道功能的营养途径。
临床应用:一般应遵循“当肠道有功时能,应首先采用肠道营养的原则”,是临床营养最主要的途径。
营养制剂:主要包括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膳和流质膳食。
适宜对象:主要用于意识清楚、上消化道无功能障碍,咀嚼吞咽正常,下消化道无严重疾病的患者。
2、经管营养(管饲)是指将营养液通过胃肠道置管送入胃或小肠的一种临床养营方法。
方式: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空肠置管、食管造瘘、胃造瘘、空肠造瘘等。
特点:经济、操作简便,有利于营养素的有效利用,很少引起感染及并发症。
营养制剂:混合奶、匀浆膳、要素膳等高营养成分的流质膳食。
适宜对象:主要适用于昏迷、吞咽困难、严重烧伤或由于手术部位而无法经口正常进食的患者。
管饲投给途径及输注方式(1)方式:
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
选择根据:
病情需要、喂养时间长短、病人精神状态、胃肠道功能(2)输注方式:
一次性投给、间歇性重力输注、连续输注管饲投给途径及输注方式(1)一次性投给将配好的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缓慢地注入喂养管内,每次200ml左右,6-8次/日。
缺点:临床少用。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
适合: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病人,胃的容量大。
(2)间歇性重力输注(intermittedfeeding)将配制好的营养液置于输液瓶或塑料袋中,经输液管与肠道喂养管连接,借重力将营养液缓慢滴入胃肠道内,250-400ml/次,4-6次/日,20-30ml/分。
优点:临床常用。病人有较多自由活动时间,类似正常饮食。
缺点:由于肠道蠕动或逆蠕动的影响,常会引起输注速度不均和胃肠道症状。
(3)连续性经泵输注(continuousfeeding)应用输液泵连续12-24小时均匀持续输注。
适用:十二指肠或空肠近端喂养病人。
方式:开始时低浓度,40-60ml/小时;3-4日后100-150ml/小时。
优点:营养素吸收较好,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歇性输注,胃肠道反应较少,营养效果好。
三、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1、非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non-elementaldiet)1)混合乳2)匀浆膳3)整蛋白质为氮源的制剂特点:
以整蛋白质或蛋白质游离物为氮源渗透压接近等渗口感较好口服或管饲均可使用方便耐受性强适合于胃肠功能较好的病人2、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elementaldiet)特点:
是单体物质氨基酸(或蛋白水解物)、葡萄糖、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混合物。无须消化,可直接吸收利用,能为人体提供必须的能量和营养素。营养素齐全,化学组成明确。
(1)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的基本组成1)氮源:L-氨基酸、蛋白质完全水解物或蛋白部分水解物。
2)脂肪:红花油、葵花子油、玉米油、大豆油或花生油3)中链甘油三酯4)糖类:葡萄糖、双糖、葡萄糖低聚糖或糊精5)维生素和矿物质(2)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的特点1)营养全面:每提供8.4-12.6MJ(2000-3000kcal)热量时,各类营养素达到推荐的膳食供给量标准。
2)无须消化即可直接或接近直接吸收3)成分明确:可根据病理生理需要选择营养成分。
4)不含残渣或残渣极少:粪便量显著减少。
5)不含乳糖:适用于乳糖不耐受者。
6)适合性差:氨基酸和(或)短肽造成气味及口感不佳;若含单、双糖过多,甜度过高不宜长期服用。以官饲效果为佳。
3、组件型肠内营养制剂(modularformula)是仅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制剂,亦称不完全制剂。对完全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补充或强化,以适合病人的特殊需要。
(1)蛋白质组件(2)脂肪组件(3)糖类组件(4)维生素及矿物质组件4、特殊应用型肠内营养制剂(1)婴儿用制剂(2)肝功能衰竭用制剂(3)肾功能衰竭用制剂(4)肺疾患专用肠内营养制剂(5)创伤肠内营养制剂(6)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症用肠内营养制剂四、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一)经口摄食不足或禁忌1、经口摄食困难2、经口摄食不足3、丧失吞咽功能(二)适宜肠内营养的消化道疾病1、消化道瘘2、短肠综合征3、炎性肠道疾病4、胰腺疾病5、结肠手术与诊断准备(三)其他1、围手术期(术前或术后)的营养补充2、家庭肠内营养治疗者3、放化疗病人4、烧伤和创伤病人5、肝功能衰竭6、肾衰竭五、肠内营养的禁忌症1、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胃肠道出血、严重腹腔感染2、短肠综合征早期:采用肠外营养4-6周后逐步过度到肠内营养3、严重应激状态、休克状态时持续麻痹性肠梗阻4、高流量空肠瘘,缺乏足够的小肠吸收面积5、胃肠道功能障碍或某些要求肠道休息的情况:如持续严重呕吐、顽固性腹泻、严重小肠及结肠炎。
6、急性胰腺炎急性期间7、3个月内婴儿、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者、氨基酸代谢异常者如需肠内营养应选用专用肠内营养制剂。
六、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处理(一)胃肠道并发症1、恶心呕吐2、腹泻3、便秘(二)代谢性并发症与营养液的质量,管理、监测系统是否完善有关。
主要有:
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微量元素代谢异常维生素及脂肪酸的缺乏各脏器功能衰竭病人肠内营养治疗的代谢异常(三)感染性并发症(四)机械方面的并发症(置管并发症)与喂养管的质地、粗细及置管方法及部位有关,早期较为突出。
(五)精神心理方面的并发症七、肠内营养的检测严格正确记录鼻饲位置及喂养体位注意观察饲管留置时间保持喂养管通畅生化指标检测第四节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一、概念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是通过胃肠外途径(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机体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二、肠外营养支持方法(一)根据营养需要分类1、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tion,TPN):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
2、部分补充肠外营养(partialPN,PPN):又称低热量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经肠营养不足的具体需要,经周围静脉补充水解蛋白、氨基酸、葡萄糖及电解质,需要时还可另再经一周围静脉补充脂肪乳剂及维生素,由于此种方法只能提供部分的营养素需要,一般常用于无严重低蛋白血症,基础营养状况尚可的病人。
(二)根据置管方式分类周围静脉营养中心静脉营养三、肠外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制剂既有普通输液制剂的共同特点,又不同于普通输液制剂,比普通输液制剂有更高的质量要求。特征:
1、pH值应调整在人体血液缓冲能力范围内:血液的pH值约为7.4;2、适当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280-320mmol/l;3、必须无菌、无致热源;4、微粒异物不能超过规定:微粒最大直径应不超过10微米;5、无毒性:某些输液如水解蛋白质,要求不能含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异型蛋白质;6、相容性良好、稳定性良好;7、使用方便、安全。
肠外营养产品:
四、肠外营养的适应症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者,也包括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
(一)肠外营养疗效显著的强适应证1.胃肠道梗阻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3.重症胰腺炎4.高分解代谢状态: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破伤风、大范围的手术、败血症等,这类病人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代谢旺盛,同时,消化功能受到抑制,不能经胃肠道补充足够的热量及营养5.严重营养不良(二)肠外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证1.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2.中度应激状态下(中度手术或创伤、30%~50%体表面积的烧伤、中度急性胰腺炎、神经系统外伤),胃肠功能7天内不能恢复;3.肠外瘘4.炎性肠道疾病5.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6.重要脏器功能不全7.妊娠剧吐或神经性拒食8.需接受大手术或强烈化疗的中度营养不良的病人应于大手术前7天~10天开始肠外营养支持。
五、肠外营养的禁忌证1.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天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
2.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3.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
4.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控制者。
5.预计发生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者六、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与防治(一)机械性并发症(置管并发症)1.气胸、血胸及液胸2.?空气栓塞3.?导管栓塞4.?静脉血栓形成(二)代谢性并发症(三)感染性并发症1.?导管入口处蜂窝织炎为局部感染,亦可成为全身感染的原发灶。
2.?导管败血症?????
是肠外营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七、肠外营养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导管监测生化监测
指对于消化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正常饮食的病人,经胃肠道用经口营养(oralfeeding)或管饲(tubefeeding)的方法供给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由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流质营养制剂,以提供病人所需的营养素的治疗方法。
广义的肠内营养还包括医院膳食、治疗膳食和试验膳食等。
二、肠内营养途径1.经口营养(口服)是指经口摄入肠道营养制剂的一种临床营养方法。
特点:最简捷、最安全、最经济、患者乐于接受、营养素供给较全面、既符合生理功能又可以帮助恢复肠道功能的营养途径。
临床应用:一般应遵循“当肠道有功时能,应首先采用肠道营养的原则”,是临床营养最主要的途径。
营养制剂:主要包括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膳和流质膳食。
适宜对象:主要用于意识清楚、上消化道无功能障碍,咀嚼吞咽正常,下消化道无严重疾病的患者。
2、经管营养(管饲)是指将营养液通过胃肠道置管送入胃或小肠的一种临床养营方法。
方式: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空肠置管、食管造瘘、胃造瘘、空肠造瘘等。
特点:经济、操作简便,有利于营养素的有效利用,很少引起感染及并发症。
营养制剂:混合奶、匀浆膳、要素膳等高营养成分的流质膳食。
适宜对象:主要适用于昏迷、吞咽困难、严重烧伤或由于手术部位而无法经口正常进食的患者。
管饲投给途径及输注方式(1)方式:
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
选择根据:
病情需要、喂养时间长短、病人精神状态、胃肠道功能(2)输注方式:
一次性投给、间歇性重力输注、连续输注管饲投给途径及输注方式(1)一次性投给将配好的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缓慢地注入喂养管内,每次200ml左右,6-8次/日。
缺点:临床少用。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
适合: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病人,胃的容量大。
(2)间歇性重力输注(intermittedfeeding)将配制好的营养液置于输液瓶或塑料袋中,经输液管与肠道喂养管连接,借重力将营养液缓慢滴入胃肠道内,250-400ml/次,4-6次/日,20-30ml/分。
优点:临床常用。病人有较多自由活动时间,类似正常饮食。
缺点:由于肠道蠕动或逆蠕动的影响,常会引起输注速度不均和胃肠道症状。
(3)连续性经泵输注(continuousfeeding)应用输液泵连续12-24小时均匀持续输注。
适用:十二指肠或空肠近端喂养病人。
方式:开始时低浓度,40-60ml/小时;3-4日后100-150ml/小时。
优点:营养素吸收较好,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歇性输注,胃肠道反应较少,营养效果好。
三、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1、非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non-elementaldiet)1)混合乳2)匀浆膳3)整蛋白质为氮源的制剂特点:
以整蛋白质或蛋白质游离物为氮源渗透压接近等渗口感较好口服或管饲均可使用方便耐受性强适合于胃肠功能较好的病人2、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elementaldiet)特点:
是单体物质氨基酸(或蛋白水解物)、葡萄糖、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混合物。无须消化,可直接吸收利用,能为人体提供必须的能量和营养素。营养素齐全,化学组成明确。
(1)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的基本组成1)氮源:L-氨基酸、蛋白质完全水解物或蛋白部分水解物。
2)脂肪:红花油、葵花子油、玉米油、大豆油或花生油3)中链甘油三酯4)糖类:葡萄糖、双糖、葡萄糖低聚糖或糊精5)维生素和矿物质(2)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的特点1)营养全面:每提供8.4-12.6MJ(2000-3000kcal)热量时,各类营养素达到推荐的膳食供给量标准。
2)无须消化即可直接或接近直接吸收3)成分明确:可根据病理生理需要选择营养成分。
4)不含残渣或残渣极少:粪便量显著减少。
5)不含乳糖:适用于乳糖不耐受者。
6)适合性差:氨基酸和(或)短肽造成气味及口感不佳;若含单、双糖过多,甜度过高不宜长期服用。以官饲效果为佳。
3、组件型肠内营养制剂(modularformula)是仅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制剂,亦称不完全制剂。对完全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补充或强化,以适合病人的特殊需要。
(1)蛋白质组件(2)脂肪组件(3)糖类组件(4)维生素及矿物质组件4、特殊应用型肠内营养制剂(1)婴儿用制剂(2)肝功能衰竭用制剂(3)肾功能衰竭用制剂(4)肺疾患专用肠内营养制剂(5)创伤肠内营养制剂(6)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症用肠内营养制剂四、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一)经口摄食不足或禁忌1、经口摄食困难2、经口摄食不足3、丧失吞咽功能(二)适宜肠内营养的消化道疾病1、消化道瘘2、短肠综合征3、炎性肠道疾病4、胰腺疾病5、结肠手术与诊断准备(三)其他1、围手术期(术前或术后)的营养补充2、家庭肠内营养治疗者3、放化疗病人4、烧伤和创伤病人5、肝功能衰竭6、肾衰竭五、肠内营养的禁忌症1、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胃肠道出血、严重腹腔感染2、短肠综合征早期:采用肠外营养4-6周后逐步过度到肠内营养3、严重应激状态、休克状态时持续麻痹性肠梗阻4、高流量空肠瘘,缺乏足够的小肠吸收面积5、胃肠道功能障碍或某些要求肠道休息的情况:如持续严重呕吐、顽固性腹泻、严重小肠及结肠炎。
6、急性胰腺炎急性期间7、3个月内婴儿、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者、氨基酸代谢异常者如需肠内营养应选用专用肠内营养制剂。
六、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处理(一)胃肠道并发症1、恶心呕吐2、腹泻3、便秘(二)代谢性并发症与营养液的质量,管理、监测系统是否完善有关。
主要有:
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微量元素代谢异常维生素及脂肪酸的缺乏各脏器功能衰竭病人肠内营养治疗的代谢异常(三)感染性并发症(四)机械方面的并发症(置管并发症)与喂养管的质地、粗细及置管方法及部位有关,早期较为突出。
(五)精神心理方面的并发症七、肠内营养的检测严格正确记录鼻饲位置及喂养体位注意观察饲管留置时间保持喂养管通畅生化指标检测第四节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一、概念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是通过胃肠外途径(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机体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二、肠外营养支持方法(一)根据营养需要分类1、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tion,TPN):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
2、部分补充肠外营养(partialPN,PPN):又称低热量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经肠营养不足的具体需要,经周围静脉补充水解蛋白、氨基酸、葡萄糖及电解质,需要时还可另再经一周围静脉补充脂肪乳剂及维生素,由于此种方法只能提供部分的营养素需要,一般常用于无严重低蛋白血症,基础营养状况尚可的病人。
(二)根据置管方式分类周围静脉营养中心静脉营养三、肠外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制剂既有普通输液制剂的共同特点,又不同于普通输液制剂,比普通输液制剂有更高的质量要求。特征:
1、pH值应调整在人体血液缓冲能力范围内:血液的pH值约为7.4;2、适当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280-320mmol/l;3、必须无菌、无致热源;4、微粒异物不能超过规定:微粒最大直径应不超过10微米;5、无毒性:某些输液如水解蛋白质,要求不能含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异型蛋白质;6、相容性良好、稳定性良好;7、使用方便、安全。
肠外营养产品:
四、肠外营养的适应症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者,也包括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
(一)肠外营养疗效显著的强适应证1.胃肠道梗阻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3.重症胰腺炎4.高分解代谢状态: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破伤风、大范围的手术、败血症等,这类病人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代谢旺盛,同时,消化功能受到抑制,不能经胃肠道补充足够的热量及营养5.严重营养不良(二)肠外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证1.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2.中度应激状态下(中度手术或创伤、30%~50%体表面积的烧伤、中度急性胰腺炎、神经系统外伤),胃肠功能7天内不能恢复;3.肠外瘘4.炎性肠道疾病5.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6.重要脏器功能不全7.妊娠剧吐或神经性拒食8.需接受大手术或强烈化疗的中度营养不良的病人应于大手术前7天~10天开始肠外营养支持。
五、肠外营养的禁忌证1.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天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
2.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3.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
4.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控制者。
5.预计发生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者六、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与防治(一)机械性并发症(置管并发症)1.气胸、血胸及液胸2.?空气栓塞3.?导管栓塞4.?静脉血栓形成(二)代谢性并发症(三)感染性并发症1.?导管入口处蜂窝织炎为局部感染,亦可成为全身感染的原发灶。
2.?导管败血症?????
是肠外营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七、肠外营养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导管监测生化监测
提示: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档超清晰!有任何问题联系客服QQ:43570874 微信:niutuwen 备注: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