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PT(可编辑) 页数:24页 大小:8MB 获取:会员免费下载(或原价购买)
长骨偏心膨胀性病变诊断鉴别
长骨偏心性膨胀性病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病变:
1、骨巨细胞瘤
2、动脉瘤样骨囊肿
3、成软骨细胞瘤
4、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5、非骨化性纤维瘤
6、成骨细胞瘤
7、血管瘤
8、韧带样纤维瘤
9、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之棕色瘤
10、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局部侵袭性肿瘤)
起源于骨骼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肿瘤的主要组成成分类似破骨细胞。肿瘤多见于15~30岁的青壮年期,大多在骨骺愈合后,好发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桡骨远端。早期仅有局部间歇性疼痛。常因肿瘤的发展,造成局部肿胀、压痛或邻近关节活动限制等。较大的肿瘤,可有局部皮肤温度增高、静脉曲张、压痛等症状。(交界性肿瘤,居所有肿瘤第三位,良性中仅次于骨软骨瘤)
影像学表现
1.巨细胞瘤虽开始于干骺端近骺板处,但几乎均越过骺板向关节方向生长,且以此为主,可直达关节软骨下为止。
2.肿瘤大都局限于骨端和干骺端的松质骨内,并多向骨胳原来凸出的部分生长,使病区膨胀扩大,呈横向发展。其轮廓常呈分叶状,皮质虽变薄,但尚完整。其周围无骨膜反应亦无瘤组织肿块。无肿瘤基质钙化(膨胀性多房性偏心性骨破坏)。
3.肿瘤呈一与正常骨分界明显的密度减低区,其中可见类似多房间隔的残留骨小梁,明显时可呈"肥皂泡样"改变。
4.在发病早期或进展期,其边缘可较模糊,中间如无似间隔的骨小梁,则诊断较困难,一般多根据病变部位而拟诊。
5.病变晚期,肿瘤过度膨胀可使骨皮质破裂,且可侵入附近软组织中。
读片要点:
1、多见于15~30岁的青壮年期,大多在骨骺愈合后
2、邻关节面生长,易向骨突部位发展
3、长径与骨干垂直(肿瘤有横向膨胀倾向)
4、边缘多无高密度硬化或更模糊(肿瘤常直达骨性关节面下,以致骨性关节面就是其部分骨性包壳-特征之一)
5、骨性间隔较细
6、几乎没有骨膜反应和钙化,无成骨现象
7、当膨胀很明显是可侵袭至对侧将关节对侧的另一骨端包绕起来-特征之一
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30岁以下青年人;部位以长骨干骺端、骨盆、脊柱多见;临床多以局部肿胀、疼痛就诊;多有外伤史。病理上多位于骨松质、髓腔中央,少数位于皮质及骨膜;充满深红色、棕红色不凝固血液;单房或多房,有纤维骨性间隔。
影像表现
偏心、吹出样膨胀性、多房或单房溶骨改变,皮质受压变薄,边界清楚伴硬化。可见纤维骨性间隔;病灶内有液液平面,较具特征性。
读片要点:
1、10-20岁多见,长骨以干骺端多见
2、长径与骨干平行
3、很少累及关节面
4、膨胀一般较明显,呈“吹出气球样”,膨胀明显可见骨膜反应,囊间隔可有钙化
5、边缘光整伴硬化
6、多有外伤史
成软骨细胞瘤
多位于骨骺区(骺板软骨闭合前的骨骺部);1/3的病例发病于胫骨,其它为股骨上下端、腓骨、尺桡骨远端等;10-20岁(60-80%),5岁以下及60以上者少见。
典型表现为长骨骨骺的偏心性溶骨破坏区,分叶状、边界清楚,周围有一薄的硬化环,内有钙化斑点。
读片要点:
1、10-20岁(60-80%),5岁以下及60以上者少见
2、局限于骨骺或骺板
3、多有完整或不完整薄层高密度硬化
4、无粗厚骨嵴
5、轻度膨胀、病灶较小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起源于软骨结缔组织,主要由粘液样软骨组成。多在10-30岁之间发病,5岁以下,60岁以上较少发病。好发于下肢,尤以胫骨上段最为多见,其次为股骨下端、腓骨下端、跟骨、肱骨及髂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疼痛,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少数患者无症状者因体检或外伤后偶然发现。
影像学表现
长骨干骺端(距离骨骺线2cm左右)偏心囊状破坏,长轴与骨长轴一致,边缘清晰;髓腔侧常有硬化缘,囊壁可有骨嵴深入囊内,外侧骨皮质膨胀变薄呈波浪状,肿瘤内钙化少见。
读片要点:
1、多在10-30岁之间发病,5岁以下,60岁以上较少发病
2、长骨干骺端(距离骨骺线2cm左右)
3、长轴与骨长轴一致
4、髓腔侧常有硬化缘,外侧骨皮质膨胀变薄呈波浪状
非骨化性纤维瘤
是一种由骨髓腔结缔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无成骨趋向,故又称为“非骨化性”。当骨骼发育趋于成熟时,可能自行消失。一般均为单发,偶有多发。本病好发于8~20岁青少年,其中以股骨远侧干骺端发病率最高(29%),其次为胫骨近端,腓骨两端。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多在外伤后发现。少数表现为局部疼痛。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上根据其X线表现可分为皮质型和髓质型两种。皮质型主要表现为病灶偏于骨干的一侧,位于皮质内或皮质下方,呈单房或多房状、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透光区伴粗大骨嵴。病灶长轴多平行于骨干,向骨内发展可突入髓腔,其周围有致密囊壳或硬化带环绕。无骨化。髓腔型表现为病灶位于长骨中心,呈单囊状或多囊状透亮区,密度较均匀有硬化边,多囊者有不规则的骨性间隙或骨嵴,局部骨皮质变薄。
非骨化性纤维瘤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关系密切,大多学者认为是同一病不同期,即14岁前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14岁后,而不自行消失,发展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或者骨化性纤维瘤。二者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相似的组织学表现。
读片要点:
1、好发于8~20岁青少年
2、干骺端偏骨干侧
3、轻度膨胀多房病变
4、直径大于2cm,长轴与骨干一致
5、无骨化,骨嵴粗大
感谢观看
长骨偏心性膨胀性病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病变:
1、骨巨细胞瘤
2、动脉瘤样骨囊肿
3、成软骨细胞瘤
4、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5、非骨化性纤维瘤
6、成骨细胞瘤
7、血管瘤
8、韧带样纤维瘤
9、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之棕色瘤
10、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局部侵袭性肿瘤)
起源于骨骼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肿瘤的主要组成成分类似破骨细胞。肿瘤多见于15~30岁的青壮年期,大多在骨骺愈合后,好发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桡骨远端。早期仅有局部间歇性疼痛。常因肿瘤的发展,造成局部肿胀、压痛或邻近关节活动限制等。较大的肿瘤,可有局部皮肤温度增高、静脉曲张、压痛等症状。(交界性肿瘤,居所有肿瘤第三位,良性中仅次于骨软骨瘤)
影像学表现
1.巨细胞瘤虽开始于干骺端近骺板处,但几乎均越过骺板向关节方向生长,且以此为主,可直达关节软骨下为止。
2.肿瘤大都局限于骨端和干骺端的松质骨内,并多向骨胳原来凸出的部分生长,使病区膨胀扩大,呈横向发展。其轮廓常呈分叶状,皮质虽变薄,但尚完整。其周围无骨膜反应亦无瘤组织肿块。无肿瘤基质钙化(膨胀性多房性偏心性骨破坏)。
3.肿瘤呈一与正常骨分界明显的密度减低区,其中可见类似多房间隔的残留骨小梁,明显时可呈"肥皂泡样"改变。
4.在发病早期或进展期,其边缘可较模糊,中间如无似间隔的骨小梁,则诊断较困难,一般多根据病变部位而拟诊。
5.病变晚期,肿瘤过度膨胀可使骨皮质破裂,且可侵入附近软组织中。
读片要点:
1、多见于15~30岁的青壮年期,大多在骨骺愈合后
2、邻关节面生长,易向骨突部位发展
3、长径与骨干垂直(肿瘤有横向膨胀倾向)
4、边缘多无高密度硬化或更模糊(肿瘤常直达骨性关节面下,以致骨性关节面就是其部分骨性包壳-特征之一)
5、骨性间隔较细
6、几乎没有骨膜反应和钙化,无成骨现象
7、当膨胀很明显是可侵袭至对侧将关节对侧的另一骨端包绕起来-特征之一
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30岁以下青年人;部位以长骨干骺端、骨盆、脊柱多见;临床多以局部肿胀、疼痛就诊;多有外伤史。病理上多位于骨松质、髓腔中央,少数位于皮质及骨膜;充满深红色、棕红色不凝固血液;单房或多房,有纤维骨性间隔。
影像表现
偏心、吹出样膨胀性、多房或单房溶骨改变,皮质受压变薄,边界清楚伴硬化。可见纤维骨性间隔;病灶内有液液平面,较具特征性。
读片要点:
1、10-20岁多见,长骨以干骺端多见
2、长径与骨干平行
3、很少累及关节面
4、膨胀一般较明显,呈“吹出气球样”,膨胀明显可见骨膜反应,囊间隔可有钙化
5、边缘光整伴硬化
6、多有外伤史
成软骨细胞瘤
多位于骨骺区(骺板软骨闭合前的骨骺部);1/3的病例发病于胫骨,其它为股骨上下端、腓骨、尺桡骨远端等;10-20岁(60-80%),5岁以下及60以上者少见。
典型表现为长骨骨骺的偏心性溶骨破坏区,分叶状、边界清楚,周围有一薄的硬化环,内有钙化斑点。
读片要点:
1、10-20岁(60-80%),5岁以下及60以上者少见
2、局限于骨骺或骺板
3、多有完整或不完整薄层高密度硬化
4、无粗厚骨嵴
5、轻度膨胀、病灶较小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起源于软骨结缔组织,主要由粘液样软骨组成。多在10-30岁之间发病,5岁以下,60岁以上较少发病。好发于下肢,尤以胫骨上段最为多见,其次为股骨下端、腓骨下端、跟骨、肱骨及髂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疼痛,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少数患者无症状者因体检或外伤后偶然发现。
影像学表现
长骨干骺端(距离骨骺线2cm左右)偏心囊状破坏,长轴与骨长轴一致,边缘清晰;髓腔侧常有硬化缘,囊壁可有骨嵴深入囊内,外侧骨皮质膨胀变薄呈波浪状,肿瘤内钙化少见。
读片要点:
1、多在10-30岁之间发病,5岁以下,60岁以上较少发病
2、长骨干骺端(距离骨骺线2cm左右)
3、长轴与骨长轴一致
4、髓腔侧常有硬化缘,外侧骨皮质膨胀变薄呈波浪状
非骨化性纤维瘤
是一种由骨髓腔结缔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无成骨趋向,故又称为“非骨化性”。当骨骼发育趋于成熟时,可能自行消失。一般均为单发,偶有多发。本病好发于8~20岁青少年,其中以股骨远侧干骺端发病率最高(29%),其次为胫骨近端,腓骨两端。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多在外伤后发现。少数表现为局部疼痛。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上根据其X线表现可分为皮质型和髓质型两种。皮质型主要表现为病灶偏于骨干的一侧,位于皮质内或皮质下方,呈单房或多房状、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透光区伴粗大骨嵴。病灶长轴多平行于骨干,向骨内发展可突入髓腔,其周围有致密囊壳或硬化带环绕。无骨化。髓腔型表现为病灶位于长骨中心,呈单囊状或多囊状透亮区,密度较均匀有硬化边,多囊者有不规则的骨性间隙或骨嵴,局部骨皮质变薄。
非骨化性纤维瘤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关系密切,大多学者认为是同一病不同期,即14岁前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14岁后,而不自行消失,发展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或者骨化性纤维瘤。二者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相似的组织学表现。
读片要点:
1、好发于8~20岁青少年
2、干骺端偏骨干侧
3、轻度膨胀多房病变
4、直径大于2cm,长轴与骨干一致
5、无骨化,骨嵴粗大
感谢观看
提示: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档超清晰!有任何问题联系客服QQ:43570874 微信:niutuwen 备注:牛图文